夜宿海德堡,一处紧邻动物园的青年旅舍,文化与生态相伴,生气与活力齐汇。昏黄的灯光下回忆若干天的德国之行,在哲学家的原乡开启寻找自我的哲思。
作为个体的我,作为组织的大学,作为小社会的城市,作为大社会的国家,我们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
当个体不断与时代赛跑,跑到最前沿时,“后”现代的人回望时代发展的重影,又该作何感想?
当大学既要保持中世纪的醇香的历史特色,又要加载新时代千变万化的奇思妙想,历史与未来的双重拉扯会塑造怎样的大学模样?
当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失去童真,变成千篇一律的成熟的单调,仅靠怀想作为祭奠美好的唯一途径?
当国家好似列车一般,长长的车身将人群自然而然地划分为几个类群,前头拖着后头,后头拽着前头,前头看不见后头,后头望不到前头,如此这般如何能让不同类群的人们和谐共处?
真正的天人合一的通透,应该是一种一以贯之的认知视角、改造方法与价值认同。以“后”现代的个体去创造“后”现代的组织,再以“后”现代的组织去建构“后”现代的社会。我想这也许就是我这一辈子追求的目标与方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