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你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评电影《第二十条》
不愧是老谋子,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为王炸。感谢张艺谋多年来坚守影视作品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振聋发聩,直击心灵!
恭维的话不必多说,让我们直接进入剧情。影片中以刑法第二十条规定的正当防卫为主题,讲述了三个案件。
主线案件中村民王永强刺杀村霸刘文经案是现实案例的电影艺术加工,取材于2017年于欢辱母案和昆山龙哥反杀案。王永强一家为了给聋哑孩子看病,高利贷借了刘文经的钱。刘文经居然多次强暴王永强的聋哑妻子,美其名曰抵债,并用狗链把王永强拴在门口,逼其喝尿,口出狂言甚至准备动刀行凶。恐惧绝望之中,王永强拿起一把剪刀乱捅,致村霸重伤,后不治身亡。
另一起案件中公交车司机张贵生制止流氓调戏女乘客,被流氓打之后还手将流氓打伤,因此被以故意伤害罪判刑三年。出狱后,张贵生不断上访,最终在上访的路途中遭遇车祸身亡。
这些案件都是雷佳音饰演的韩明检察官经办的,而他自己也正经历着类似的糟心事。他上高中的儿子见义勇为阻止学校教导主任的儿子霸凌时不慎将对方鼻子打骨折,而教导主任不接受调解,直接报案,这将会使一个前途无量的高中生永远背负人生污点。
这三起案件本身似乎毫不关联,却在多维度的考验执法者。怎样使案件当事人被公平公正对待;怎样使法律的初衷变为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检察官办的根本不是案子,而是所有涉案人员的人生啊!
在证物模棱两可不好证明是正当防卫时;在“谁能闹谁有理”“谁死伤谁有理”“杀人偿命”等固定思维很难克服时;在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司法惯性盖棺定论时;在上面权威领导施压时,检察官是循规蹈矩息事宁人还是与时俱进执着于捍卫法律的公平公正呢?
“和稀泥”“守旧制”谁也会,但关键是这样做给不了当事人公平公正甚至会毁了他们一生。正是因为在张贵生案件和自己儿子的遭遇中看到了办案对于当事人人生的巨大影响,韩明开始真正地对立法本意、法律的价值展开追索和思考,不再拘泥于抽象的法条,而开始关注鲜活的案件当事人,不再纠结于既往的判决和司法惯例,而开始反思追问什么才是“正确的事”,最终他大胆作出了王永强正当防卫的决定。
确实,检察官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愿法律存在的意义就是为苍生请命,为弱者鸣冤;愿每一个人,都有底气去正当防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