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这是一本很短小精悍的书,以故事的形式展开。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试图鼓足干劲,然后一泻千里,再鼓足干劲,再一泻千里......循环往复,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但往往人到绝处,必能逢生,主人公约翰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因为迷路,开车来到一家名为「为什么」的咖啡馆,菜单上迎面而来的就是三个问题:

你为什么来这里?

你害怕死亡吗?

你满足吗?

故事也是围绕着这三个问题和咖啡馆的人来讨论,试图给出答案。

你为什么来这里?不同的人会在不同的时期面对这个问题,有的人小时候就想清楚了,有的人长大一些才开始想,还有人终其一生都没想明白。

当一个人弄清了他为什么存在,就相当于定义了自己的‘存在意义(Purpose For Existing)’,我们简称其为‘PFE’。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他可以为了实现‘存在的意义’做十件、二十件、甚至成百上千件事。这也是全书想要表达的观点。

比如,如果我的存在意义是帮助他人,那我应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只要它符合我对‘帮助他人’的定义。

你害怕死亡吗?你满足吗?大多数人每天想的事情里并没有死亡这个明确的概念,但潜意识里很清楚,随着时间在流逝,死亡在靠近,所以会害怕未来有一天,再也没有机会了。

“如果你已经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或者每天都在做想做的事,那就没理由害怕失去做这些事的机会了。”

这就是对这个问题给出的答案,而你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自然也会感到满足。

但是,每个人都会局限于自己当前的经历和知识,找不到存在的意义和自己想做的事情。作者认为,我们生活在有史以来信息量最大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机会接触全世界的各种信息、人、文化和经历。

在我们努力实现‘存在的意义’的过程中,我们受到的外部限制其实很少,更多的限制是我们自己加在自己头上的。

转变心态的重点在于,某样东西是否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幸福,是由自己说了算,而与别人告诉的答案无关。

“我想怎样度过自己的每一天?”每个人都必须给出自己的答案。

但真正找到自己的这个答案,并不容易。

找到答案后,能自己做出选择,也不容易。

做选择,急不得,也没有人能帮你做出抉择,只能自己来。

从宏观视角来看,我们的压力、焦虑、胜利和失败,在大环境面前都微不足道,不过,正是因为我们去面对看似微不足道的自己,才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这本书也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思路,对一些事情在心态上想着不是去‘面对’,而是去‘迎接’,反而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爱默生说:“我们对生活有种种期待,却从未真正生活过。”如果想要全新的生活,首先要花时间想清楚,那是什么?找到答案后直接去做,一切担心和疑虑会在你的全情投入中悄然化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