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聪明人,明明别的事情做的都很好,就只在一件事情上糊涂,简直让人大跌眼镜。
平时看来比谁都聪明的人居然被一个非常低级的筛选骗局欺骗,比谁都精于世故的中年大妈却深陷保健品营销,大公司的会计居然挪用几百万打赏主播,高学历的人群屡屡被爆出深陷传销组织。这些人不聪明吗?恰恰相反,他们在平时看来比谁都聪明,可是这些聪明人糊涂起来更让人难以接受。
这绝对不是一、两个孤例,即使是英明睿智的君王,也会有办糊涂事的时候,而且糊涂起来甚至能把一个国家都败光。
英勇的君王
战国时期,羸弱小国赵国的崛起大部分功劳都是赵武灵王一个人的,他灭了中山国,解决了赵国的“内忧”问题;他推行胡服骑射,解决了赵国的外患问题。胡服骑射可以说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后最成功,最能在短时间内增强国家军事力量的变法,你能想象这样的厉害的变法靠的居然只是一件衣服吗?虽然这么说不够全面,但是赵武灵王确实通过一件衣服搞好了和匈奴之间的关系。
一件衣服真的有这么大的威力吗?女生们扪心自问,一只口红威力大不大?男生们问问自己女朋友或者老婆,一只口红力量大不大?(问的时候自己带好搓衣板。)其实问题并不是在于衣服,而是在于同化,赵武灵王始终想降低通过战争稳定边境匈奴问题的次数,既然不想打仗那就搞好关系,怎么搞好关系?你天天说我们是邻居,人家怎么都和你亲近不起来,但是你说我们是朋友是兄弟,那别人当然更容易接受。
光靠嘴说是没用的,要拉近双方的距离最快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共同点,两个完全不同的种族要找共同点当然先从穿衣打扮做起,我穿上你的衣服,再把自己的衣服送给你,久而久之匈奴人也分不清边境上的百姓到底是赵国人还是匈奴人了。这很好理解,在大街上看到一个白种人或黑种人,大家总会潜意识地多看两眼,因为他和我们不一样。但是如果是日本人或者韩国人,他不开口说话我们很难会去特别关注他,因为大家都是黄皮肤,黑头发。
赵武灵王就是用一件衣服,半打半哄的方法渐渐同化了匈奴,稳定边境的同时还招募了一批胡人骑兵,训练骑兵,学习匈奴人的作战方式,大大提升了赵国的军事力量,才能灭掉看似弱小,实则苦苦支撑了一百多年的中山国。
用一件衣服改变了一个国家,让一直被人欺负的赵国走上了能与虎狼之国相抗衡的地位,赵武灵王是绝对的领袖和功劳最大的人,战国时期的明军圣主赵武灵王可以算上一个,可就是如此精明英勇的他在晚年一个劲地犯糊涂。
聪明人干的糊涂事
赵武灵王做的第一件糊涂事就是废掉了太子赵章,立了小儿子赵何为太子。太子赵章既是长子又是王后所生,虽然战国时期立长立嫡的思想并不算主流,但是赵武灵王废太子完全不是因为太子赵章做错了什么,纯粹是因为喜欢赵何的母亲,因为自己的喜好随便更改继承人,把国家的未来建立在自己的喜好上本来就是很儿戏很糊涂的事情。
太子赵章也很懵逼,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自己还算聪明,也没有犯过错误,兢兢业业当太子,就因为老爹不喜欢就要给自己才十岁的弟弟磕头,简直说不过去。如果赵武灵王是个聪明且有全局观的人,他不会这么做,或者既然改立了太子,赵章就不该留在赵国内;如果赵武灵王是个完全糊涂的人,他也不会一开始就立赵章,或者完全不会顾及赵章的感受。
赵武灵王在改立赵何为太子之后没多久就直接传位给他了,自己称为“主父”也就是太上皇,赵何当时只有十岁,当然没意见。可是赵武灵王发现自己的大儿子赵章封了安阳君以后非常不开心(谁都会不开心的好吗?)他就有了把赵国一分为二的想法,这个想法更糊涂。赵章和赵何已经在谁当赵王的问题上彻底决裂了,这样把国家一分为二,等于就是把赵国彻底分裂,还辛辛苦苦灭中山国干什么?所以这个想法很快被大臣们否决了,但是赵章还是听到了父亲有这个想法的风声。他越想越气本来属于自己的王位突然就没了,好不容易说服自己当个安邦定国的臣子,父亲有了给自己补偿的想法,现在又不干了。
赵章一怒之下,在赵武灵王、赵惠文王(赵何)和自己一起去度假的时候发动政变,但是政变失败,赵章只好跑到了赵武灵王的宫殿里避难。赵武灵王做了他人生中最错误的一个决定,收留了赵章但他没有站出来对前来平定政变的大臣下达不抓捕赵章的命令,而是躲在小角落嘤嘤哭泣。大臣们把赵章抓了出来,赵武灵王依旧在哭泣,一代英雄居然只能哭泣地看着这个残破的局面,完全没有改变它的能力。大臣们杀掉赵章之后听到了主父的哭泣,如果一旦放赵武灵王出来重新掌权那么他们这些平定叛乱的人必定没有好下场,杀了人家的儿子。他们只好把行宫围起来,为了三个月不让赵武灵王出来,也不许任何人进去,把赵武灵王活活饿死。
一代明主就因为做了件糊涂事,落得这样的下场真是让人唏嘘。而赵国经过这次上层的动荡又开始走了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