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的成长小组,照例先从主题分享开始,愤怒,我们经常会误以为只有直接攻击才是愤怒,其实还有两种愤怒的方式是我们经常会忽视的,被动攻击和退缩。
当孩子考试没有考好,我们会不会冷嘲热讽说,如果考的是玩游戏英雄联盟,你肯定会考得好,孩子内心造就想离我们远远的。
当老公深夜回家,会不会说,你老人家就回来了呀,还没有12点,老公心里会特别难受。
以上两种愤怒,没有直接攻击,却让对方更加心寒,关系更加疏远。
我们会在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愤怒,愤怒是身体的一种自动化的反应,对我们的伤痛脆弱的一种排斥,我们也会发现,如果我们不经常去释放自己的身体的焦虑和压力,到那个点就会爆掉。
我们以为发了脾气就舒服了,其实是身体压力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就一定要丢出去,当时有一种释放的感觉,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释放压力,压力会转化到另外的那个人的身上,同时愤怒也会让我们自己有内疚感,会觉得自己不够好,又开始了另一轮愤怒的积累。
愤怒只是在保护我们,好让我们不去感受那个脆弱,也会让我们完全的陷入在这个脆弱里面,当我们不想在这个愤怒的循环里面受苦了的时候,就可以让自己暂停一下,我们愤怒的下面总是有三种人类的伤痛,不配得、无力和失败。
每一次小组的分享都让我特别有感触,伴侣和孩子做什么最容易惹恼我?
当我孩子在不断的问我要钱,买这个,买那个的时候,我会容易愤怒,前面是忍让讨好,到了超出我的范围,就会爆发,被动攻击和退缩。
有人说,在孩子15岁的时候,对孩子发脾气,愤怒的时候感觉自己完全失控了,有一股血液在往头顶上面冲,会忍不住把东西砸掉,现在想来完全就是一种发泄。
有人说,看到孩子总是来吵自己,打扰自己做事情时,会容易愤怒。
有人说,看到自己精心准备的计划要被打破,不能按期进行,会容易愤怒。
有人说,当自己正兴奋的在分享观点的时候,老公走开,会很容易愤怒。
每个人都有自己容易触碰到的脆弱点,当我们内在的力量不够的时候,愤怒就会爆发出来。
我们在关系当中,也经常会陷入两难中,同样的问题可能会纠缠好几年,当我们不愿意去触碰内在的脆弱,讨厌自己总是会患得患失,不喜欢自己的没有用,就会想到外面去抓取,希望老公有所改变,想要对方为自己的不舒服负责。
当我们愿意停下来,不再要求对方改变,允许自己就是这样不能干脆做决定,允许关系这样纠缠不清时,反而有了不一样的体验,看上去故事不一样,都只是内在的脆弱需要去面对,而这个脆弱的感觉在我们还是一个孩子时就有了。
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看到爸爸愤怒的样子,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很不安全,于是穿上厚厚的盔甲,让自己处于看上去安全的固有的模式。
看到爸爸愤怒,不能让爸爸满意,就有很多的无价值的感觉,而我也一直在埋藏这个无价值,不断的证明,补偿,直到进入婚姻,有了孩子,那些旧有的伤痛都被一点点的挖出来,让我们无路可逃。越逃离,问题越大,越直面脆弱,体验到不一样的自我界限的扩展,无数的可能。
愤怒的我们,下面是有心碎,无价值,被抛弃的脆弱的感觉,不管是压抑愤怒还是发泄愤怒,都让我们不断的在愤怒的循环里打转,唯有让自己暂停一下,直面自己愤怒下面的脆弱,释放身体的焦虑和压力,愤怒在我们的觉察之内,也就不会被愤怒所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