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随着日渐升高的气温,随着柳枝上冒出的丝丝嫩芽,随着一树一树的花开,随着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春天来了。而这个特殊的时期,让我们对春天多了一分期盼,所以“春天”作为本周的主题课程,带给孩子们的除了欣喜,还有希望。
本周的主题课程依然由年级组老师们合力完成,在课程讨论阶段,大家纷纷献计献策,从一个个细小的点到最后系统的课时呈现,都凝聚着老师们的智慧。按照主题课程的学段划分,五六年级的主题是暮春,应该说这个时候的春色是最美丽的。在这个长长的假期中,同学们待在家里,早就掩饰不住对春天的呼唤,于是在课程一开始,便有了五年级同学对春天的表白:
春天来了,我想看湛蓝的天空;
春天来了,我想听鸟儿的鸣叫;
春天来了,我想闻沁人的花香;
春天来了,我想看潺潺的溪水;
春天来了,我想把它穿在身上;
春天来了,我想见到最美的你;
春天来了,我想对春天说:
春天,我爱你!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岁时百问》中记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即在这个时候,草长莺飞,百花初绽,自然万物都在生长,到处一片清净气派,显得是那么的美好。清明节也有很多的习俗,比如扫墓,比如郊游踏青,有的地方还会吃青团,而在这个时节还有一些野菜,给我们从舌尖上带来春的味道。
都说大自然是伟大的艺术家,当然,在古今中外艺术家的作品里也不乏有描写春天的,在这次主题课程中,也加入了艺术赏析----名曲及名画里的春天,同学们在赏析的的过程中感受春天的美好,感受艺术家们用歌曲和绘画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其实这也是在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春日的艾瑞德更是如诗如画,对于久不出家门的同学们来说,早已按捺不住对学校的向往,盛放的红梅,含苞的桃花,潺潺的流水,灿烂的樱花,田园校区金黄的油菜花,碧绿的小麦,都在诉说着对同学们的思念。
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也是色彩丰富的季节,古人常常用诗来赞美春天,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也借用古诗来抒发自己的情绪,比如“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两株桃杏映篱斜,装点商州副使家”,可见,在古人的诗中,春天被赋予了多层含义。既然春色如此多姿,不如我们以诗会友,共舞春色。在这次主题课程中,各班的同学以“春”和“花”来进行飞花令,本班级群内热闹非凡,大家参与的兴致非常高。还有的同学在课程结束后,进行绘画,创编出来关于春天的诗歌,用文字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春天那么美,美得让我们忍不住走出家门拥抱它,美得让我们忍不住高歌一曲赞美它,美得让我们忍不住拿起画笔描绘它。或许是在这样一个疫情的特殊时期,我们比以往更加对期盼春天的到来,无论是自然界的春天还是抗疫胜利的春天。或许我们暂时还不能回到学校,但是现在的坚守就是为了早日相见。让我们一起期待开学后的春暖花开、瑞德校园、田园校区、师生朋友,到那时,我们一起呐喊:春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