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闲来无事,翻阅早前买的一本散文集,读到冯骥才先生的这篇散文《珍珠鸟》。
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三个月后,那一团越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哟,雏儿!正是这小家伙!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这篇散文是我上学时语文课本里读过的一篇文章,那时候并没有什么感觉,因为对于那时的我来说,这只是一篇课文。即使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也没能明白这篇散文的中心主旨思想。作者通过充满爱意的描述这只活泼可爱、充满灵性的小珍珠鸟来引申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
作者通过珍珠鸟从“怕人”到“信赖”的转变过程引发最后“信赖,往往创作美好的境界”的由衷感慨。
珍珠鸟本是一种怕人的鸟为何最后能够变成不怕人乃至信赖人的巨大转变,这都源于作者为他们营造了一个由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的鸟笼里。
这个像幽深丛林一样贴近它们生存环境里,独立又不完全封闭,作者从不敢去瞧鸟笼里的珍珠鸟。这是作者对一对珍珠鸟的尊重。他并没有把自己当做是这对珍珠鸟和它的小雏鸟的主人,而是把自己当做了他们的朋友。朋友之间不仅仅是行为上的尊重更多的是思想上的尊重。不去干扰它们的生活,不把它们当做他的玩物。在珍珠鸟“怕人”的这个情况下,他用自己小心翼翼的爱来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让鸟儿慢慢放下了对他的恐惧,从接近慢慢的发展到了亲近。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人与人本该是同物种,之间天然的就该存在一种信任关系。可也是我们人类是地球上所有物种里最具有戒备心理的生物了。为什么本该是互相信任的我们却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人与人相处时产生戒备心理呢?
这也许就是源于我们对社会上经常发生了一些不良事件的心理反应。比如网络上经常出现的扶老人被讹事件。这样的事件不断的刺激着我们的眼睛和大脑。那么我们看待老人摔倒的时候就会像“怕人”的珍珠鸟看我们一样,它们会感觉到这里有一定的潜在威胁存在,而不去主动接触。老人本是这个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就因为个别人的不良行为,在遭受到伤害或困难时却变成了最不敢去碰触的群体,不得不说这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悲哀。
人人都会老,人人家中都有老人,这样的事情会慢慢的变成一个恶性循环,让善良的人不敢再善良。人们之间变得越来越冷漠。信赖也变成了我们这个社会中“稀缺资源”。
重塑信赖不仅仅是唤醒人们心中被隐藏的善意,更需要重建的我们这个社会对恶要说不,有恶要严惩的规则秩序。打破人们心中的壁垒和成见。
“信赖,往往创造美好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