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散文的风格里,只有普通字、本义字和隐喻字才合用。
(注释:“本义字”指普通字中的本义字,不指奇字中的本义字。本义字和隐喻字相对。“夕阳无限好”中的“夕阳”是本义字,“生命的夕阳”中的“夕阳”则是隐喻字。“隐喻字”指作为隐喻使用的普通字,不指作为隐喻使用的奇字。)
证据是,只有这些字是人人都使用的,因为每个人谈话都使用隐喻字、本义字和普通字;所以,很明显,如果讲话人运用得好,既可以使风格带上异乡情调,又可以把手法遮掩起来,同时意思又很明晰。
这就是演说的语言的美。在名词里,以同音异义的字对诡辩者最有用(他可以利用这些字颠倒黑白),以同义字对诗人最有用。我所指的是同义字又是普通字,例如poreuesthai与badizein(注释:这两个希腊字都是行走的意思),因为这两个字都是普通字,而且彼此同义。
2.隐喻字
正如我们方才说的,我们曾经在《诗学》里指出各种字是什么性质,隐喻字有多少种类。
(注释:各种字的性质和隐喻的种类,见《诗学》第21—22章。)
(1)隐喻字在诗里和散文里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们应当在散文里对隐喻字多下苦功,因为散文的手法比韵文少一些。
隐喻字最能使风格显得明晰,令人喜爱,并且使风格带上异乡情调,此中奥妙是无法向别人领教的。
(注释:亚理斯多德在《诗学》第22章说:“唯独此中奥妙无法向别人领教;善于使用隐喻字表示有天才,因为要想出一个好的隐喻字,须能看出事物的相似之点。”这就是说,要在不同的事物中看出它们的相似之点。)
(2)使用隐喻字跟使用附加词一样,必须求其适合;
(注释:隐喻字须与被比喻的事物相适合。“附加词”指性质名词,包括性质形容词。附加词须与所形容的名词相适合。)
只要注意到相似之点就行了,否则就会显出不适合的情况,因为把两件事物并列起来,它们的对立是非常显著的。
-紫色适合于年轻人穿,至于什么颜色适合于老年人穿,就得斟酌斟酌,因为同一种颜色的衣服并不适合于这两种人穿。
-想恭维人,就从属于同一类而比较美好的事物中取得隐喻字;
-想挖苦人,就从比较丑陋的事物中取得隐喻字。
-例如,你有两个属于同类的对立字,你可以说乞讨者在祈祷,或者说祈祷者在乞讨(二者都是恳求的方式),这就是按照我所说的方式使用隐喻字;
(注释:乞丐与乞讨的关系,有如祭司与祈祷的关系,用“乞讨”代替“祈祷”,或用“祈祷”代替“乞讨”,都是隐喻,这种隐喻是类比式的。参看本卷第10章注[8]。“乞讨”与“祈祷”都是同类的词,因为都是恳求的方式。说乞丐在祈祷,是恭维人;说祭司在乞讨,是挖苦人。)
-有如伊菲克剌忒斯称卡利阿斯为化缘祭司,而不称为火炬祭司。二者都是宗教名称,其中一个是光荣的,另一个则是不光荣的。
(注释:关于伊菲克剌忒斯,参看第1卷第7章注[10]及第2卷第23章注[17]。卡利阿斯(Kallias,公元前450? —前370?年)出身于雅典望族,世袭农神得墨忒耳密教的举火炬的职务。公元前392年,他和伊菲克剌忒斯一起击败斯巴达重甲兵。“化缘祭司”为天神特别是库柏勒(参看第2卷第24章注[4])化缘,这种祭司品行多半不端正,伊菲克剌忒斯借这个名称来指责卡利阿斯生活放荡。“火炬祭司”是得墨忒耳密教的祭司,地位仅次于大祭司,他的主要职务是在献祭时高举火炬。)
-有人称演员为狄俄倪索斯(注释:宙斯和塞墨勒的儿子,为酒神)的“奉承者”,演员则自称为“艺术家”。这两个名称都是隐喻字,其中一个是挖苦人的话,另一个是相反的话。
-海盗如今自称为征收员。
(注释:古雅典征收特别物资的官吏叫作“征收员”,因此海盗以此自称。)
-所以也可以说犯罪的人犯错误,犯错误的人犯罪,偷东西的人拿东西或抢东西。
-欧里庇得斯悲剧《忒勒福斯》中的诗句:他统制着桨,在密西亚登陆,
却不合适,因为“统制着”一词超过了题材的庄严性,因此手法没有遮掩起来。
(注释:欧里庇得斯的悲剧《忒勒福斯》的残诗。次行的意思是:在敌人的手臂下受了重伤。忒勒福斯是赫剌克勒斯和奥革(Auge)的儿子,他企图阻止希腊军在密西亚(Mysia,在小亚细亚西北部)海岸登陆,被阿喀琉斯刺伤。他后来得知这创伤只能由刺伤者医治,因此乔装乞丐到希腊军中请求阿喀琉斯用他的矛尖上的锈给他医治。)
(3)音缀如果不含有悦耳的声音,隐喻字就有缺点,
-例如青铜诗人狄俄倪西俄斯在他的碑铭体诗里称诗为:卡利俄佩的尖叫,“诗”和“尖叫”都是声音,但是“尖叫”有声音而无意义,所以是一个不高明的隐喻字。
(注释:这里提起的狄俄倪西俄斯是公元前5世纪上半叶的抒情诗人和修辞学家,由于他曾劝雅典人铸造青铜钱币而被称为“青铜诗人”。卡利俄佩(Kalliope)是史诗女神。“尖叫”原文作krauge,是个象声字,其中两个辅音,即k和g,是带腭音的闭止音,所以这个字声音不好听。“碑铭体”是一种双行体,第一行是六音步,第二行也是六音步,但由于第三与第六音步减少了音缀,合而为五音步。)
(4)再说,在用隐喻法给没有名称的事物起名称的时候,
不应当从相差太远的事物中取得隐喻字,而应当从同种同类的事物中取得,这个字一经出口,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两件事情是同种的事物。例如这个著名的谜语:我曾见一人用火把铜粘在另一人身上。
(注释:据说这是谜语家克勒俄部利涅(Kleobouline)或欧墨提斯(Eumetis)打的谜语。次行的意思是:粘得这样紧,以致造成血缘关系。这个谜语指医生用铜制的拔火罐吸血,即在罐内燃烧一点可以燃烧的东西,把罐口安置在疮口上,罐中空气冷却后即能吸血。)
这个操作没有名称;由于这两样操作(注释:指“把拔火罐安置在一个人身上”与“粘”)都是一种结合,所以那人称拔火罐的安置为粘。一般说来,巧妙的谜语可以提供美妙的隐喻,因为隐喻含有谜语的意味,所以,很明显,这种转义是很巧妙的。
(5)再说,隐喻字应当取自美好的事物;
字的美,正如利铿尼俄斯所说的,在于它的声音或意义,字的丑亦如此。
(注释:利铿尼俄斯(Likymnios)是公元前5世纪写酒神颂的诗人,并且是个修辞学家,为高尔期亚的弟子。)
此外还有第三点(注释:指字在应用时所显示的美),这一点可以用来驳倒这个诡辩说法:有如布律宋所说的,没有人说丑恶的话,如果意思都是一样的,用这个字或那个字都可以。
(注释:布律宋(Bryson)是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的人,出生在黑海南岸的赫剌克勒亚(Herakleia)城,是个智者。)
不是这么回事,这个说法是骗人的,因为一个字总是比另一个字更适用,更和事物相近似,更能使事物活现在我们的眼前。
再说,这个字或那个字不会同等程度地表示某个事物,所以我们得承认其一个字比另一个字美或者比另一个字丑。
诚然,这两个字都可以表示事物的美或丑,但是并不仅表示事物的美或丑,即使是表示事物的美或丑,也有或多或少的程度之差。
所以隐喻字应当从具有声音之美或意义之美的、或者能引起视觉或其他感官的美感的事物中取来。
不同的说法是有差别的,例如,说“玫瑰色手指的曙光女神”,胜于说“紫色手指的曙光女神”,更糟糕的是说“红色手指的曙光女神”。
(注释:《伊利亚特》中常用“玫瑰色手指的曙光女神”,例如第1卷第477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