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做一个会成长的老师》

第一章  教师专业理想的确立与实现

专业理想是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和灵魂,是教师开展教育行动的精神动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指路明灯。从明师到名师,再到良师,应该是诸多优秀教师的期待与追求,是专业理想不断递进的三个层级。

走向明师:路径和能力

明师属于奠基性的成长层次,这一时期的成长有两个明显的标志:一是知识的无限获得,二是能力的无限增长。

教师要继续做知识的接收者。中小学教师这一群体首先应该继续成为知识的接收者。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强烈的学习意识,还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一方面,知识在储存之后只有保持更新才能像流动的泉水一样清澈;另一方面,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不能自动产生利息,它需要借助新知识的汇入,通过新旧知识的交融、建构产生新的知识,并保持整个知识库的新鲜感与时代性。

带着“空杯心态”走向成长。教师成长存在的错误主要有两点:一是实用主义,只关注急需应对或可以直接产生效益的事情。作者以教师培训中老师批改试卷的案例,王尔山的童话世界《收藏阳光》,告诉我们:教师在成长的道路上,既要为当下的有用之事而努力,也要竭尽全力对未来和远方负起责任。二是自我满足,自我满足是人生的死海,当一个人认为自己当下的拥有已经能够满足需要,就容易停下进取的步伐。学会做纵深的自我比较和与他人的横向比较,才能更好的走向成长。

啃读是最专业而有效的学习。作者将阅读价值划分为三个层次:有影响,即引发反思;有改变,即引发行动,修正、提升教育实践;有创造,即生成新思考、新主张和新理念。

走向明师就要不断增长能力。从本质上来说,教师走向明师的过程就是能力建设的过程。若想成为明师,就必须不断修正自己的教育经验,提升教育能力,做一个永远在路上的成长者。

碎碎念: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读了这一章节,并做了笔记,现实是还有一堆作文等着批改,算不算浪费时间,嗯,一线教师基本都是更注重“实用”。

做老师这么多年,这两年深感自己的成长出现了停滞乃至倒退。一是学习的少,少有机会参加培训,参加培训的话,也没能将所学内容进行消化。感觉自己是闭门造车,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二是忙于各种琐事,真正静下心来研究教育本身的时候少之又少。三是虽然深感不足,但是却没有用实际行动来做些改变。

连续三天失眠,脑子里乱糟糟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