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樊登听书的时候听到嘉宾聊起《影响力》这本书,说到为什么人容易被他人影响而做出一些与自己内心想法相反的事情,比如你明明已经忙的晕头转向,别人请你帮忙,你心里一万个不愿意,却还是答应了下来,比如你明明只想进超市买瓶水,出来的时候有买了好几个业务员推销的产品,这些其实都是因为他人在我们身上使用了影响力的招数。
于是我把这本书买来看了,终于明白其中原理。
施加影响力的工具主要有6个: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稀缺。
所有施加影响力的工具都源自我们人的心理认知“缺陷”,那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倾向于“偷懒”,喜欢走捷径,当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都喜欢随大流、凭感觉,因为这些经验主义的做法是帮助我们在这个复杂社会生存减少成本的有效手段,但这种做法成为一种习惯后,也就成了别人施加影响力的弱点了。
就像蜜蜂总是善于寻找到适合筑巢的空间,这本身是提高种群安全性的一种技能,但养蜂人就利用了他们这种经验,在蜜蜂出没地放置几个空的蜂箱,就能最终坐收蜂群辛苦酿造的蜂蜜了。
第一个,互惠原理,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别人给你一点小恩惠,你不去还这个人情总觉得过意不去。这个互惠原理是人类之所以能聚集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维系感情的社会心理共识,也就成了最有效的影响力施加工具。
第二个,承诺和一致,这个就是我们特别不会拒绝别人的原因,因为我们已经在别人面前展示了一个乐于助人的形象,下次别人再有事情相求,潜意识里就为了维护自己这个形象而答应了。如果是自己一直想维护这个形象倒也没啥,关键有人故意利用这一点,先请你帮一个不费吹灰之力的举手之劳,启动我们内心的承诺一致性,接下来就是更多的要求接踵而至了。
第三个,社会认同,也就是随大流。中国更是有“枪打出头鸟”的名句,就是告诉我们要与社会主流保持一致。这一点深入我们内心之后,也让人能够巧妙利用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网红奶茶店门口的长龙排队购买了,后来很多报道说都是商家雇来排队的,这说明商家是清楚地知道排队假象会对别人造成影响的。
第四个,喜好,这个是我觉得6个工具中最能让人接受的,也就是给你施加影响力的人通过各种途径让你喜欢他这个人,从而推销其产品,这种推销常见的方式有攀老乡、找和你所有的共同点,以及幽默,总之就是让你开心就OK,最后他当然还是会有所求,但起码让我们开心了,也还不错。
第五个,权威,大家都习惯于服从权威,但这里说的不是真正的权威,而是“扯虎皮拉大旗”,比如把广告搞成一个健康节目,群众演员扮演专家解答,作为个人而言,就会给自己的履历搞的特别高大上,比如这几天那个“红心”浏览器的老板,就把自己本科在科大讯飞的实习经历说成参与过科大讯飞的初期团队。这种情况,把握住一个:名片上的头衔超过三个的,都要警惕。
第六个,稀缺,这个好理解,物以稀为贵,现实中的应用就是抢购、限购、饥饿营销,个人交往中就会有很难见到的人,很宝贵的机会,让你忍不住赶快下手。
上面是六个工具的简单介绍,说起来都是很容易理解和日常生活中都会碰到的,但是真正要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并不容易,每一个工具在具体使用的时候都会有极其隐蔽的伪装,所以这么显而易见的手段才会让大家防不胜防。
读这本书第一在于了解,进而希望自己在某些时候能够识别别人正在对自己施加的影响力,不被牵着鼻子走。
另外,既然是工具,其本身就无所谓正邪,如果我们学会了这些工具,而作为我们在社交中的一点技巧,那会对我们自身大有裨益,只要我们的最终目的是真实坦诚的与别人交朋友,施加影响力后目的不是攫取朋友身上的利益,而是快速拉近距离、增进感情。
所以这本书也是五星推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