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理解的“柏拉图爱情”是无性的纯洁精神之恋。追根溯源,看过柏拉图所著的《会饮篇》才发现并非如此,甚至颠覆三观。
在古希腊,会饮是一种通常由贵族组织的男性之间的社交活动。会饮时,几对老少男人躺在同一张床或者沙发上,旁边还会有一些演奏乐器的女子助兴,年长男人是“施爱者”,年少男孩是“被爱者”,在吃喝的过程中,“施爱者”对“被爱者”讲授道德规范、公民价值、生活和政治的智慧,年轻男人用自己的美色换取年长男人的知识。这种男性之间的交往甚至性爱,在古希腊被认为并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性取向,而是高雅的文化现象,并且承担着重要的教育、文化、社会和政治功能。
《会饮篇》通过七名会饮者的演讲,阐述柏拉图的爱情观,即成年男子与美少年之间的爱情,探讨被柏拉图具象化了的人类爱欲的哲学含义。七个演讲者依次上场,给爱神献上赞词,并对“爱欲”做出了万花筒般的解读,留给后人深刻的思考:
“被爱者”斐德罗:他说爱神是最古老、最有权威的神,让这个世界得以产生,在人世之中,爱神给人们带来了羞耻感和荣誉感,给了我们人生的重要指南。斐德罗说如果有一支同性恋组成的军队,将会英勇无比,为爱人拼杀到最后。
“施爱者”保萨尼阿斯:他区分了两种爱神,一个是属天的、高尚的爱神,另一个是属地的、低俗的爱神,人们应该去追求属天的爱,而在追求爱欲的实际过程中,人们有巨大的自由,可以做在其他场合被认为极不恰当的事情。他还传授了被爱的年轻人如何应对追求他的老男人。
医生埃吕克西马库斯:同意两个爱神的说法,但把爱神放在整个自然和宇宙的视野之中,低层次的爱欲是无序、任意的,高层次的爱欲是按照恰当的方式把不同的元素结合在一起,是一切秩序的起源。
悲剧诗人阿伽通(会饮主人):他认为爱神是最年轻、最美貌、最优雅,拥有最高德性的神,尤其是爱神能够让我们在各自的领域取得成就,在这个意义上,爱神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和“制作者”。他认为爱神阿芙洛狄特最勇敢,因为她征服了古希腊神话里最勇敢的战神阿瑞斯,让他一见到自己就浑身酥软,背着阿芙洛狄特的丈夫和阿芙洛狄特发生奸情。
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讲述了宙斯为了惩罚人类,把人一分为二的神话,从而解释了人类为什么需要爱欲来追求个体的“完整”,以及人们的一生总是在寻找另一半。
苏格拉底倒数第二个出场,一出场便惊艳全场,他直接纠正了之前几位演讲者,说爱神并不具有年轻、美貌、优雅这些好的品质,因为已经具有这些好的品质,则不会对这些品质充满欲求,所以爱神不是神,而是一个在神与人之间的精灵,处在丰足与贫乏之间,智慧与无知之间,热烈的追求美与智慧。爱欲对人来讲意义重大,因为它可以从肉体和精神上让人受孕,从而满足人们追求不朽的渴望。最后,苏格拉底讲到著名的“爱的阶梯”,我们追求美就像爬梯子一样,第一层是具体实物之美,如美女俊男、绘画雕塑;第二层是具体之物的共性,如恰当的比例、线条;第三层是看不见的灵魂和德性之美,比如勇敢、高风亮节;第四层是知识的美,比如勾股定理等数学知识中所具有的确定性和稳定性的美;最高层是“美的理念”,理念是人类最终归要把握和追求的东西,可感世界是变化的,无法把握本质,理念世界则是不可感的,需要用理性来认识,要用理智之眼凝视她、欣赏她,甚至用自己的灵魂与她结合,生下孩子,即人们灵魂中的知识。
最后出场的是全雅典最帅的男人、将军、政治家、苏格拉底的情人阿尔西比亚德,阿尔西比亚德半认真半戏虐的指责苏格拉底爱装样子,总是说自己充满爱欲,一见到漂亮的男孩子就走不动道儿,因此自己曾经试图“色诱”苏格拉底,认为这样苏格拉底就会教给他更多美好的东西,甚至是让苏格拉底归他一个人所有,结果自己几次勾搭苏格拉底,甚至跟苏格拉底睡在一个被窝里,都没发生关系,原来苏格拉底总是挂在嘴边的爱欲,其实已经超出了对年轻人身体的兴趣,而只是关心他们的灵魂。他说,“我会盼着苏格拉底死去,这样就没有人再让我如此痛苦;但同时我也知道,假如他真的死了,我会生活得更糟糕!”通过阿尔西比亚德对苏格拉底醋意盎然的赞美,把苏格拉底的观点推向高潮。
由此可见,苏格拉底对年轻人有着魔幻般的巨大影响,怪不得被雅典法庭定罪蛊惑年轻人判处死刑。
至此,我们才真正弄懂“柏拉图爱情”,并非单指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上的契合和爱慕,还有人对于理念知识的爱。
延伸阅读:
回归世俗,可能更多的人跟我一样,对古希腊的同性恋更感兴趣,所以便查阅了相关资料:
在古希腊,同性之间的爱情被认为是真正属天、高尚的爱情,异性的婚姻制度不过是为了社会的建构。柏拉图终身未娶,并曾说,“我感谢天地,首先因为我生就是一个人,而不是一头不能讲话的动物;其次是因为我生就是一个男人,而不是一个女人:再次是因为我生就是一个希腊人,而不是一个外国人。”在古希腊,由于女人是受到歧视的,得不到教育,也没有公民权,女婴甚至遭到抛弃和杀害。因此,更高层次的精神之恋只能存在于男人之间,成年的贵族男性对自由公民少年进行“爱的教育”,让他们在成年之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具有迷人外表和风度以及完好学识修养的自由公民。
当然地中海世界对同性恋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斯巴达城邦相对来说更尊重女性地位;犹太人出走埃及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无非忍受埃及人存在男性之间发生性行为;古罗马的《尤利乌斯法》中则禁止成年男自由民与未成年男自由民发生关系,可该法却很少被强制执行,不少备受推崇的古罗马诗人,如卡图鲁斯、奥维德、贺拉斯和维吉尔等,都在诗中讴歌男性之爱,提布鲁斯在一首诗中还描述了他的爱人,青年男子马拉修斯因为一个女人而抛弃他的心碎经历。
时至今日,同性恋仍是大多数人都接受不了的现实,然而全世界对同性恋认同的趋势却在不断扩大。乔布斯临终前,提出一个渴望,就希望把他一生的财富、荣誉来换取跟苏格拉底喝一次午茶,他的继任者库克更是骄傲的宣称自己是同性恋,因为这可以更好的了解人性。作为世俗之人,我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达到古希腊先贤们的境界,毕竟摆脱肉欲的困扰,追求纯粹的知识之爱,是普通人难以超越的。
参考文献:
得到app,傅佩荣的西方哲学课
凤凰文化,西方历史上同性恋黄金时代的陨落与余晖
柏拉图,《会饮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