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司大范围做了一项问卷调查,请员工们彼此分享自己对work-life balance的理解与感悟。最新的一期内部刊物就选登了一些人的回答,他们的国籍、职务与级别各种各样,但纵观这些回答和分享,一些着重时间管理、提升效率;另一些人则注重提升内在感受,呵护心理健康、强调身心愉悦的重要性。
无论是时间管理还是自我提升,都绕不开工作、私人生活这两大主题。这里,我想总结综合下公司内刊里个人的意见,加入之前读过的关于时间管理的系统,谈谈我对工作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的一些建议:
在试图解决一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定义这个问题,界定问题的范围。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工作、生活不平衡,那其缘由是什么呢?最先跳出的回答可能是——因为时间不够用,更支白的说就是工作时间挤压抢占了私人生活时间。对应的解决办法,降低实际工作占用时间。这当然是可以改进的一个方向。具体的方法分享会在下面的时间管理部分提到,旨在减少“physical time”的占用。
但我们进一步去界定何为“平衡”,难道除了基本的吃喝拉撒睡之外的时间,让工作和私人生活 50/50各占一半就平衡了吗?平衡是一个数学定义上的绝对平均吗?答案显然是不,平衡绝对不是数学意义上的平均,并且人也绝无可能像机器设定一样准确无误地将时间平均分配到工作和私人生活中去。我们必须要意识到“work-life balance” 是一个个体性的问题,每个人面对每个人不同的需求,而一个人的需求在其不同的人生或职业发展阶段,又是不断变化的。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可能很有拼劲更愿花时间接触新事物、承担新挑战;刚有孩子的奶爸奶妈可能需要更多时间和家人孩子待在一起,需要更灵活的办公时间(比如能够在家工作或者等孩子睡着后晚上工作等等);而没有孩子的高级经理人可能喜欢并胜任频繁出差的工作。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能从纠结时间分配比例的牛角尖里出来,从一个人后续一生的时间视角、一个人完整人生轨迹的视角,去看待细小的事项,调节心理的游标卡尺上的度量衡、并对具体情况设定合理预期。失望少了,心理层面的沮丧、被掏空就会减少。从这个层面来看,我们需要管理的是自己的“精力 energy”,即自己心理能量的分配、以及,注意力脑力的分配。
下面,就汇总下内刊里集思广益的答案,我按照上面的体系,将其分成“manage physical time” 和 “manage energy”两部分:
实际时间管理上,关键是 1)减少通勤时间的无谓耗费;2)设定自己的优先级,同等工作时间里提高产出。
1)减少通勤时间:
- 躲开上下班高峰期:提早出发/结束,或者更晚出发更晚结束;
- 租住在离公司近的地方;
- 选择某些天在家工作(有些公司政策允许,且自制力强的人)
2)设定优先级:
- 早晨设定一日工作的主要待完成事项;
- 在自己头脑最清醒、注意力最集中的时段,完成最重要的事项;
- 和老板或者合作同时沟通,彼此了解对方的优先级及所需支持,减少摩擦和浪费;
- 对一些要求说“不”。
能量管理上,关键是 1)建立隔离工作与私人生活的“仪式” ;2)和谐的人际关系。
1)仪式感,是为了帮助快速调整自己的心理,该工作时工作,该休息时放松休息:
- 设定自己的上班准时点:不迟到,从容的开始一天的工作,是对自己胜任力和高效率的一种暗示;
- 培养一个工作之外的兴趣爱好。有一个高级经理分享说,她已经练习哈他瑜伽10年了,现在还做了业余瑜伽教练。运动本身不仅帮助她转移注意力、释放压力,更给了她另外一种与工作无关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就算工作上有难题有困难,她依然是优秀的瑜伽练习者,这种自我认同感在压力时刻更加关键,帮助我们有信心面对挑战。
2)和谐的人际关系:
- 很多女性职员都分享了自己丈夫的支持,对于自己的自我认同感、幸福感和工作的满意度有很大影响。当然这一条同样适用于男性。在家庭双方同时工作占大多数的今天,好的人生伴侣是“平衡”感重要的支持;
- 与公司同事的和谐关系,即使办公室政治在屡见不鲜,如果能有和谐关系,尤其是如果能和老板和谐相处,会让我们更愉快地迎接工作中的挑战和琐碎。
最后,我想摘录一位同事的分享作为结尾:“平衡不只关乎你分配到工作和家庭的时间,更重要的是你能够从工作和私人生活中提取多少快乐和满足。当你能够将每一个时刻变成有意义的时刻时,你就会找到平衡:六点半起床给孩子做早餐时,我感到满足;给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时,我感到快乐;向朋友或同事表达关怀时,我感到快乐……关键是,我们努力从每时每刻中发现快乐,而不是琐碎无聊 (We have to make an effort to find pleasure in each moment and not see everything as a ch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