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6日,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携手北京SKP联合主办的“旧京图说”图片展在北京SKP 4层K大道开启大幕。
展览从“旧京图说”刊出过的一千多张北京老照片中,撷取精品,从北京颜色、旧景风物、故都往事、日下旧俗四个方面,向观众展示一个多元、立体的老北京。
这些珍贵照片或诙谐或新奇,带我们走回了那个遥远而有触手可及的过去!
展览专题一:北京颜色
图解:拍摄于1912年至1913年,作者法国摄影师斯蒂芬·帕瑟。晚清,北京城的护城河已经完全丧失军事功能,而成为水利调节、排污和儿童嬉戏的地方。照片中的孩子赤裸上身,站在永定门前的护城河边。
图解:拍摄于1912年。作者斯蒂芬·帕瑟拍摄的彩色照片。东直门一直是运粮的主要通道。图中有三两辆马车,粮食从城外通过东直门运送进城。
图解:拍摄于1924年。俗称“铛铛车”的有轨电车在前门大街开通,为这条古老繁华的商业街更添活力。这张照片原本是黑白照,为了更活灵活现地展示,特意用了人工上色,将大街的原貌展现地淋漓尽致!
展览专题二:旧景风物
图解:天安门前的千步廊已拆,成为一片空旷的广场。正对面是民国以后改称中华门的大清门,1959年此门被拆除。中华门至正阳门之间称为棋盘街。在朱启钤的主持下,棋盘街增建了两个花园。这张照片是在正阳门城楼上向北拍摄的,远处的景山、北海白塔、紫禁城角楼、午门、西华门、东华门清晰可见
图解:图中展示的是民国期间的前卫大街。街上有轨电车、黄包车、自行车、行人交织在一起,好不热闹。
图解:拍摄于1899年。作者日本摄影师山本赞七郎,曾在北京开设照相馆。照片展现了庚子年大火之前前门大街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的景象。
展览专题三:故都往事
图解:拍摄于1911年。据说当时安装了一台100门磁石式人工电话交换机,老北京的电话局发展就此开始。图为人工交换机话务员在工作。
图解:查勘人员在祈年殿陡匾下留影,左二和左三是著名的古建筑专家林徽因、梁思成夫妇。
图解:1907年6月,出洋考察五大臣之一端方从德国归来,以6万马克的价格向德国商人宝尔德订购了一批动物,并创办了北京动物园的前身——万牲园。图为民国初年的动物园大门,牌匾上名为“中央农事试验场”。
展览专题四:日下旧俗
图解:满族入主中原后,把养鹰的爱好带入北京。鹰习性凶猛,为了消除它的野性,养鹰人需要昼夜轮流熬驯。
图解:1920年代的老北京婚礼。好希望也人工填个色,热闹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