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算想平平淡淡生活,也难免有风雨来袭。有些风雨是显而易见的,波涛汹涌,来势猛烈,一看就知不妙;有些风雨是不明显的,比如说那和风带来的细雨里都是酸,虽然看似不猛,却会让你的小船的抵御能力变差,下一个不太猛烈的浪一来就能让小船遭殃。抑郁的心情不是那种大风大浪,而是酸雨,是化骨绵掌,教你无形之中就抛盔弃甲。这里我想聊聊自己对抗抑郁情绪的一点心得,希望能够帮助那些时不时被抑郁情绪困扰的朋友。我的程度只是轻度抑郁(和医生确认过,但还未开始服药),对我的生活有一定的干扰,但是我还没有任何轻生的想法。如果抑郁真的已经让你的工作受到较大的干扰,不要犹豫,去看医生吧。
下面我谈谈最近我做的一些让情绪有所改善的事情:和朋友交流,坚持运动,制定小目标。
一、和朋友交流。
也许你会担心麻烦自己的朋友,但是这可能不是事实。如果你真的找不到可以麻烦的朋友,那么也还有树洞和网友,甚至还有心理咨询热线的老师们。这里的重点是,不要害怕向人求救。把所有难受的情绪憋在心里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其实我本人是不太爱交友的人,生性比较友善但是也比较淡漠,所以能够一直联系下来的人也多半是会主动来和我交流的人。但是我很幸运,有一位非常知心的朋友-她是一名天生的守护者,对于自己的朋友总是会付出自己的热情。我虽然一直很喜欢她,但是过去也未曾完全敞开心扉,总怕自己麻烦她太多而无以回报。上个星期我飞了四个小时去看望她,和她进行了一次非常深层次的交流,也从另一个面了解了她的生活。不得不说她真的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果断、机敏、乐观。这些品质可能基本上让她和抑郁绝缘。我在她家住了两天,看着这个一岁半孩子的妈妈把上班、健身、学习、居家各个方面都打理得紧紧有条,不禁生出二十分的佩服。
和她交流我得到最重要的两个点:
1. 要和自己和解。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的失望可能来自于无法满足不切实际的期望。如果不能及时认清自己的劣势和优势,就容易碰钉子。认清自己以后,就可以制定出更加合理的目标,自然也不会太对自己失望。
这里我举一下我俩聊的例子。我让她说出我的优点,潜意识里我很希望是“聪明”,但是她非常诚实地告诉我,“聪明”不是我的优点,“善良”和“认真”才是。我如果期望自己能够比别人快速地理解事物并举一反三,那就是不切实际。但是凭借“认真”,我还是可以理解事物和举一反三,只是慢点,但非常扎实。我的“善良”可能还会让我得到意外的好运。虽然我从来没看出来过什么好运降临是因为善良,但是有她开导我还是非常幸运地一件事。
2. 保持乐观的心态,然后去解决问题。其实要有乐观的心态谈何容易,尤其对于一个抑郁了好几个月的人来说,连高兴起来都有点困难。但是通过对自己的恐慌情绪进行思考了以后,我认为乐观的一面是可以被激发出来的,只要保持练习看到糟糕的事情的另一面。在我觉得“完了完了”的时候,要深吸一口气,仔细想想“事情真的已经发生到这种糟糕的程度了吗?如果还没有,自己是不是陷入了‘滑坡谬误’?如果要避免这样的事情,我有没有什么可以做的?如果事情向好的一面发展,我需要做什么吗?”
这里的关键在于,不要被恐慌情绪吓破了胆,而是要看到自己还是有很多可以选择的办法。我们的大脑有时特别有欺骗性,利用情绪让我们的思维僵化,看不到明显的答案。但是仔细想,很多问题并非无解,只要问题有解决的办法,就没必要杞人忧天。
和朋友的两天虽然短暂,但是收获很大。她也从我这里得到了一些有趣的建议,比如保持灵活的态度,降低防御的姿态。不得不说,我俩的互补性其实是我们友谊的根基。而友谊正是我们可以在这个风雨世界中可以互相关照的灯塔。
二、 坚持锻炼
关于锻炼的问题,其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其实一向视锻炼为折磨,只把它当做强健体魄的必要手段,直到我最近开始游泳。问题的关键在于一定要找到一个可以让自己享受的运动才有坚持的动力。也许很多人去健身房想要马甲线或者蜜桃臀,但是我更想要多巴胺和血清素。最后游泳就成了刺激我自己运动愉悦感的明星。
之前我的游泳技术一直处于蛙泳入门水平,但是最近一次去健身房时我忽然开了窍-以前我只求游到对岸,但是从来没有对自己提过要求。事实上我还有很多方面可以提升,比如动作可以做得更标准,手脚头的配合可以更加和谐,速度可以再提升,在这些之后还可以学习新的姿势。有了这么一个阶段性目标之后,每次去游泳我都觉得自己有奔头。本来游泳于我只是锻炼身体,但是渐渐地我好像得到了对自己的一些反馈。我开始看游泳的视频,对照自己的姿势进行提高。每当在水底的时候,时间好像慢下来了,外面的声音被屏蔽了,只剩下我自己的呼吸和动作,让我感到平静。而每次游完泳以后,我都感觉到莫名的畅快,这是以前尝试任何锻炼都不曾有过的。我终于找到了那个可以让自己坚持下去的运动,这对一个懒人来说是多么幸运。这么多年来,健身房于我从来都是义务而不是乐趣;终于我也可以感觉到自己不仅仅是在尽对自己的义务,也是在享受这个过程。
三、制定合理的小目标
虽然我有过很多目标,但是大部分都流于形式。2018年的夏天我终于开始重视制定目标,衡量目标的可达性,把目标落实到自己的时间表上,并且有生以来第一次认真执行这个时间表。这个行动要感谢我的老公:他将工作中的方法总结起来让我学习,认真帮我矫正目标-执行-参照-结果等因素的每一个步骤。这个中也有他的用词让我抓狂,我的不解让他感到无力,但是最终还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建议。之前我也有学习过SMART原则(specific,measurable, attainable, relevant, time-bound),但是始终没有贯穿于自己的生活。在他的帮助下,我终于强制执行了这个目标-行动的动作,开始改善自己的状态。前一段时间我在躁狂中虚度了时光,也追悔莫及。但是,“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把握好当下才是最要紧的。为此我参加了007写作打卡践行,通过每周一次总结巩固自己的胜利成果;我也在coursera上报名了微观经济学课程,按时打卡上课。这些小目标的逐渐实现让我重新找回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感。
如果要问我这三个因素哪个对改善我自己的情绪帮助最大,那么我会说,和好朋友长谈其实是最提振我的精神的。一个好的朋友不仅仅是抚慰你的精神,还能够指出你的缺点和优点,给你提出中肯的建议。在与好友互动的过程中,我们其实是在交流我们的“生活工具箱”,互相帮对方“扩展内存”。但是,这种交流要建立在互相都有实践的基础上,而这种实践基础就来自于我们对目标的实现。我的实践顺序其实是 锻炼-小目标-朋友长谈。锻炼让我开始找回生活中的愉悦感,让我开始思考小目标怎样才能订得更加切实际;小目标计划让我开始进入久违的学习和输出状态,大脑开始感受到新鲜的刺激;而最后与朋友的长谈破除了我在生活中的一些迷思,让我感觉大脑一下就“通了”。当然我的做法有点像下猛药,一下开了三个药方,其实最好还是一步一步来,这样对每一种方法的作用有更加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