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做一番大事业的人,总有一段真挚的精神在内。
提及三国,基本人都能说出几个相关联的事件来,对于最主要的人物不消说是在那个年代里的所作所为就是人物的样貌或者平日里的穿着打扮都如数家珍。不过仔细深究下来,我们心中的那个三国到底是演义还是历史亦或者是平话那就不得而知了——三国的故事在不断传承和增添中不但变得愈发有趣而且也符合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历史观,普及度远远高过了其他的历史朝代(在清宫剧和网络小说的影响下,相信清朝应该可以和三国平起平坐了)使得大多数人更加分不清其中的真真假假,记得以前看过一部台湾偶像剧《我要变硬柿子》中有一集王超猛一群人一边教训街边的小混混一边争论东汉末年引起乱世的主要人物到底是黄巾军还是宦官、军阀之流的时候,被教训的小混混还一边插口说了一句是外戚。虽然可能只是一个搞笑的桥段,却也侧面反映出三国故事的深入人心。
恰好吕大师的这本《三国史话》开篇几章仔细的解释了宦官、外戚、军阀的形成和影响也算是相互呼应了。吕思勉毕竟是史学大师,那么也就姑妄把这本《三国史话》作为历史书来参考了,虽然这么又犯了迷信权威的毛病,但我毕竟不是一个史学家或者说连个历史爱好者都算不上,充其量不过是恰好看到了这本书仅此而已,真正的历史如何留给那些大家来考虑吧,我负责慢慢接受就好。吕思勉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严耕望语)。这个划重点要记一下,考试要考的。其实这是我第一次看吕思勉的著作。除了知道他很有名,其他的一概不知。
三个国家的倾向性上,能看出吕思勉是资深曹粉,关于曹操的主要事件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和解释,包括官渡之战、吕伯奢事件等等都有强烈拔高曹操的态度。我本人也是一个曹粉,曹操的豁达、时常大笑也对我产生了比较深刻的影响,现在的我遇到不管什么事业愿意大笑一下然后再考虑要不要哭——对刘备也愈发不感冒。不过吕思勉的铁粉度强到我都觉得这不会是曹操买的水军吧。
历史观上,有一些历史事件吕思勉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和个性化分析,甚至于颠覆我们平日里所了解的态度。关于这一点应该有很多和我一样阅读完这本书的人有这样的体验。认为吕思勉哗众取宠的也不在少数。是不是哗众取宠自然是不得而知,那个时代应该还没有炒作这么高端的个人操作,不过吕思勉的历史观在很大程度上有自己的独特性却是可以肯定的。或许在这样反复质疑反复验证的偏执中才当得起历史学家之名——尽信书不如无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一切历史资料都自己分析、探索自己得出相关的结论,即使大家觉得吃惊又有什么关系。反正我的读者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我自己而已。
有一点很可惜的就是感觉这本书的内容实在太少了,很希望多三国的历史有更多的了解,所以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已在盘桓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