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要找我们周转资金来提前还房贷,让我突然想起我们当年提前还贷的一次经历。
那几年股市也一直低迷,老公跟我商量,钱放在手上也没见涨,还不如提前把房贷还了,百分之五点几的利息,还是太高了。于是,我们还了,但没还完,剩下一万,用来抵扣个税。
后来,我觉得这样做比较合理,就跟同事们分享了,但发现大部分人都持有着同一种观念:现在钱都在贬值了,贷款还划算一些。咋听,理由很充分,不还是因为贷款划算,为什么划算,是因为钱在贬值。之前我也是这个观念,但后来看着自己手上的钱没涨,还要还银行的贷款,我就觉得这个思路是不正确的。那这个思路是谁给我们的呢,我想应该是银行吧。
该不该提前还贷,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银行贷款出来买房,最初是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钱,但后来我们凑够了跟银行贷款的钱,就相当于这些钱是从银行贷出来的。如果不还,就要想我们贷出来这些钱是干什么用呢,如果用来投资,增长率可以高于房贷,那就可以不还。反之,如果这笔钱就乖乖躺在银行,增长率低于银行贷款,那就还是还了吧。
比如,我的房贷是20万,利率是百分之五,而我手上有20万,存银行定期最高是百分之三左右,那我还倒亏两个点,这种情况就要提前还了。如果我的钱在外面理财可以超过五个点,那我就宁愿贷款。但现在能保证每年理财增长超过银行贷款的,肯定是有的,但普通大众应该都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房贷利率低的除外。
所以,还不还贷,因人而异,只要不被惯性的思维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