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遇见的女子,如今散落在哪里?
师范毕业后,来到平原上一个小村庄,走上了挥洒青春的三尺讲台。
安家才能乐业,我的婚事提上了议程。
A君,同行,早我几年毕业,伶牙俐齿的,站在她面前,木讷的我更是难以开口,更别说进行交流了,好像我是个腼腆的少女似的,垂首低眉地盯着自己的脚面发呆,有次去城里去玩,她问我要买点什么呢?我说,只想买条腰带。结果我们的关系从此夭折了。
B君,宋瑞玲,从陕西搬来田庄住。我和她开玩笑说:你跟宋庆龄什么关系呢?她只是笑而不语。她家里收拾的非常干净,第一次去她们家时,屋子里收拾的干干净净,叠好的被子放在炕上,外面蒙着布,如果你不仔细看的话,就误认为是蒙着台电视机呢!有一次她问我:你喜欢我哪一点呢?我直言说不知道。有一次雨后去她家,通往她家的路有一千米简直是猪圈路。路上还摔了一跤,到她家时,狼狈极了,满身泥点,礼品也摔瘪了。也许是这一次,也许是我的对她不远不近
不冷不热的态度。这一段也划上了句号。
附:后来她的婚姻挺坎坷的,离离合合的不顺利。
C秀,初见,她美丽热情,我好欢喜,她也一样,她端茶递水,拿糖取烟,让我受宠若惊,我们相聊甚欢,当我说到喜欢鲁迅的作品时,她转身取来两本鲁迅的书,这两本书很旧了,但保存得很完好,我翻着书看着,她也俯下身子看,她的发丝垂在我的身旁,我嗅到了洗发水淡淡的清香,抑或是她身体的女儿香……不知不觉地过了一个多小时吧!直到她的母亲招呼,我们才结束了读书。分手时,真是恋恋不舍。媒人见了也是忍不住欢喜。后来却没了音信,直到半月后在路上碰上了她:我问她怎么了,她吱吱呀呀的说不出理由,我反复追问。她最后说我们不合适。不合适是什么理由,最后我怏怏不乐地走了。
附:后来的消息,可能是我家太穷,现在有谁还像白毛女那样,不喜欢大款黄世仁,而喜欢穷小子大春。听说现在她远嫁津门,一直没见过她。
D翠玲,高挑的身材,姣美的面容,她是我的村的姑介绍的,在姑的小坯房里见的面。房的上面长满了草,小院窄窄的,走进里屋时,不小心撞上了门上,里屋的门太低了,我正呲牙咧嘴地捂着头时,里面有个女子吃吃地笑着。我眼前一亮,好美的姑娘,顿时忘了什么是疼痛。看来美女能会止疼的。她斜靠在月门桌边,身材好像跟我差不多,我们聊了好久,直到姑进来说:怎样呢?我们忽然低头无语。出门时,我提醒她:小心别碰了头。谁知她回了一句:谁像你那么傻呀!过了两天,我问姑,事情咋样,姑叹了口气说:哎,你们见面后第二天,她和另一个师范生见了面,人家男方有新房,比你家条件好,所以答应那边了。我也叹了口气,暗自埋怨:谁叫咱生在穷人家呢!经济基础决定娶什么样的媳妇呀!
E秋菊,胖胖的,口才不错,传销做得风生水起,是个有胆有识的女子。和木讷的我互补,我喜欢。一见面,我就卖弄了几句: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又拽了句元稹的“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她笑了,你真有知识。她和我交谈有礼有节。有几分宝钗之风,她三次提到:我最敬佩的人就是老师和当兵的。前两次没觉得什么,后一次我啄磨过味来了:这一次又没戏。真是的,百无一用是书生呀!还咬文嚼字呢!简直就是书呆子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