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感悟之学英语的干货
算起来,我的英语课程从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开设,到研究生毕业有17年的学习历程。作为普通大类文科生,我的英语学习却经历了差生逆袭式奋斗过程。当然,从结果来看,大学英语四六级一次性通过,考研英语成绩也还可以。所以,今天就把我学习英语的一些心得分享给大家。
01关于背单词
从小学到高中,最害怕的一件事是被英语老师叫到讲台上默写英语单词。为什么呢?一听写单词就紧张,一紧张就忘了。站在讲台上听写更是像被公开处刑,大脑直接关机。英语单词记了忘忘了又重新记,可是一见面就是一句歌词——“我们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从小学到初中,不及格的次数远远大于及格的次数。因为这个时期,每个寒暑假恶补英语,基本全靠意志力死记硬背。所以,小考和中考英语成绩以中等水平飘过。
步入高中阶段的学习,死记硬背式记单词似乎不太奏效——从高一到高二上半学期只及格过一次。在尝试了诸多贴吧大神的经验帖提供的方法后,我才明白背不会单词的根源在于不会读单词:高中课业繁重,也没有手机,附赠的光盘因为时间和电脑条件不具备,无法听着读,老师上课的时候领读是知晓单词读音的唯一途径。可是,在学习之初我并没有系统学习音标和发音规则。所以我的发音极其不准确,导致很多相似发音的单词根本分不清楚。即时发音不同的单词,我的发音也让人听了汗颜。读不对,自然就记不住,遑论应用了。
知耻而后勇。高二下半学期的暑假,找了亲戚借了电脑,系统学习了音标和发音规则。再背单词的时候真的效果好了不是一点点。还有很重要的是,我发现积累固定搭配和词组记单词会事半功倍,也有利于长句分析和语法理解。此外,结合每天定量阅读精读可以加深单词记忆。所以,我为自己制定了每天的背单词数量和每日精读一篇。实践了“音标和发音规则先行,词组积累与定量阅读贯穿”的方法大概两个月左右,我的成绩稳定在100+了,最起码不用担心不及格了。后来就到110左右,一直坚持就稳定住了。
这个过程最挑战人耐心的是刚开始的阶段。高中压力的催逼、竞争的激烈程度很容易让人心烦意乱,屡做屡错也让人很沮丧。那个时候我给自己的暗示就是,“没关系,我的方法是对的,坚持下去一定可以”。事实证明确实还是可以的。而且,这个方法为我后来一次性通过四级和六级助力很大,对考研英语也很有帮助。
02关于听力
亲爱的们,千万不要觉得高考英语听力不计入总分,考研英语不考听力就轻慢它。
注意哦,以下是错误示范:“听不懂就不听,反正我也不出国,听不懂没关系”;“考试又不考,听它何用?”“听力提的太慢了,我不听了”这些想法你有没有觉得熟悉?是不是也在你的脑海里出现过?这种想法或许可以让你暂时应付考试,用风险分散的方法保大舍小通过考试,前提是你的其他模块足以支撑你达到这一目标。但是,其潜在危害你有思考过吗?首先,听不懂就不想听,就会畏难,它会成为你四级六级雅思托福商英等考试的绊脚石,成为你的短板。其次,觉得考试不考就不听只会让人急功近利,对于以后再听这件事也会一再拖延,而拖得越久,要找回感觉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最后,遇到听力瓶颈期就退缩不利于听力和口语的双向提升。
上面的雷区我都踩过,所以建议大家先听后说。养成先听单词再背单词的习惯可以潜移默化的摸索听英语的感觉,减少对英语听力的恐惧感——这是第一步。英语听力主要是语速的适应、音变的熟悉程度还有信息提取。对我而言最有效的方法是精听。怎样精听呢?就是不求快,每天课间就听,就十分钟,然后听写。如果卡住了,就重新听。顺序是先整段听写,再一句一句反复听。这个是贯穿我所有英语考试的方法。比较合适的遍数是四级整段听每段五遍,六级整段听每段八遍。每段听力语料逐句听的时候遍数不限。大概坚持一个多月下来效果就已经很明显了。不是说一个月就够了,而是一个月下来你会有成就感,有坚持下去的动力。
对于很多大神说的泛听,我坚持听下来的是交流感比较强的TED。VOA对四六级听力的帮助比较大,不过新闻性比较强,可以作为听力的基础性练习材料。对于英式还是美式,其实都可以,对听力影响不大。因为语料最重要的是听懂信息,明白这段材料在说什么。如果不是英语专业也不是做单词研究,不必纠结这个问题。
这篇干货适合非英语专业并且有通过和提高自己英语水平的亲们看n_n我会在明天更新阅读和语法以及写作。亲们有什么想法欢迎交流哦n_n爱你们,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