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安静下来读一本书。
我不喜欢所有有硬性要求的事情,可是我却破天荒的开始这寒假作业的要求。或许是年纪开始了,想着,有时间无痛呻吟还不如静下来充实自己。你好了,世界都是好的。你弱了,觉得世界都是欠你的。瞎扯。
其实我才看了第一章,既然长就得一章一章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技巧,书中的一句话。信中克罗利写道:“我的外表下藏着一颗疲惫的心。疲惫,但是善良,不会伤害任何人。”我想也许这是每一个人的心,无论是好坏,在这样的环境下都是疲惫的,可不想伤害任何人。只是事与愿违。
批评是无用的,它激起抵触,让人急于辩白;批评是危险的,它伤害自尊,甚至让人萌生恨意。我最厌烦的就是批评,可我们每个人好像都是伴随批评成长。自己痛恨批评就不应该把这样的糟糕事带给他人。就让我们以理解代替指责,设身处地去想一想对方缘何如此——这比简单的批评要有益得多,也有趣得多。同情、宽容和善意将会由此萌生。“了解一切,就能宽恕一切。”总是容易着急,一急什么都不顾只说自己效果说的,可时间的沉淀会真的告诉自己,这一句话真对。
不要批评,不要指责,不要抱怨。想采蜜就不要招惹峰巢。
书中有一则这样的故事说,作家玛丽·罗伯茨·莱因哈特曾经跟作者讲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年轻活泼的姑娘总是把自己弄得病恹恹的,借此得到关心。“大概是日渐增长的年龄给她带来了很大压力,”莱因哈特夫人说,“有一天,她突然觉得未来的生活了无生趣,自己注定孤独终老。”
一些专家证实,当民众在残酷现实中得不到存在感的时候,一些人就会转而在疯癫的梦境中追寻,从而罹患精神疾病。听起来真的可怕,可现实好像就在发生。
生活残酷地摧毁了她所有的希冀。她的梦想在现实的尖石上撞得粉身碎骨。但是在她自己的幻想之岛上,阳光终日和暖,船帆高高飞扬,海风围绕着桅杆欢唱。 我不知道这是幸运还是不幸。好像真是这样。
阿谀奉承当然注定失败。明辨是非的人一眼就能看穿其肤浅与虚伪。当然,也有些人恰恰相反,对赞美的渴求往往会令其不辨真假照单全收,正如久饿之人会饥不择食一样。
请在足迹所至之处,让感恩之情如火种般洒下;它们会燃起友情的火焰,以温暖回报你。
真心实意地感谢他人、赞美他人。
书中的摘抄与语录好像让你一瞬间看见自己又会让你一瞬间明白怎么去做。心怀感恩,比总是阴霾要好。想要分享一件事,某个深夜,我收到这样一段留言,她说,我知道我们很久不见面很久不联系,她说,我不是玻璃心也不是开不起玩笑,只是不想听第三遍,会让她惶恐。她和我一样是个较真的事不过三的人,因为我是说了一句,你不懂我的心情了。生活的成长真的让人磨练了许多,不否认不知不觉间已经失去太多的东西,可是本来也没有拥有多少,也不至于强求两者平等。我总是有种侠义情怀,当我们没有联系时,你过好你的人生,我过好我的岁月,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水不温不火,最好。但是,总有这是值得感恩的,这段任性的岁月里有人总是与你相伴,理解和包容你的坏。尽管你有一千八百种坏毛病。
“永远从别人的立场出发去思考,并从他的角度来看问题”,学到了这一点那很多问题就不像是问题。
关于为人处事有这样一句至理名言。“如果成功有什么秘诀的话,就是拥有了解对方的观点,并且能从双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的那种才能。”亨利·福特说。
第一章到了这里算是结束,书中小结了三个原则。
原则 1 不要批评,不要指责,不要抱怨
原则 2 真心实意地感谢他人、赞美他人
原则 3 激发他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