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外出就餐或游玩,总会碰到一些熊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喊大叫,到处奔跑,撞到人,碰倒东西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他们似乎体会不到周围人的不满,看不到别人的需要。他们的父母似乎也拿他们没有办法,要么置之不理,等到非出面解决问题时,才制止孩子的行为; 要么厉声威胁孩子,但是不起什么作用。
我家孩子上幼儿园小班。有一次,我去参加孩子的家长会。老师在介绍了孩子们在园的表现后,有一段家长自由提问的时间。有一个家长说,“我家孩子总是喜欢在公共场合大喊大叫,做出不礼貌的行为。我在家里一直跟孩子沟通,但是作用不大。希望老师在学校跟孩子强调这个问题。” 我非常理解这位家长的心情,因为我也碰到了同样头疼的问题。
然而,如果我们自己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怎么能够把这个难题交给老师呢?不同的教材,各类童书,社会宣传资料都会告诉我们要遵守公共秩序,做文明公民,这是社会的规范要求。每个人都会接触到这些东西,但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成为了文明公民呢?这是因为孩子能否成为文明公民,不在于社会和老师的教导,而在于父母的养育方式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个场景。
如果你带着一个四岁的孩子外出就餐,他安静了不到十分钟,就无聊起来,开始玩耍餐具,敲敲打打。之后,又开始在椅子上爬上爬下,跟你躲猫猫,玩腻了躲猫猫,他又在餐厅四处乱窜,引得不少人侧目观看。
你会怎么处理孩子的行为?
也许你会对孩子说:“你快给我停下,你这样不守规矩,我被你气疯了!不许再闹!不许再跑!立刻给我回到座位上安静地坐下!如果你再淘气,我就把冰淇淋甜点取消!”如果你有这样的情绪反应,你就是一位控制型父母。
也许你对孩子这样的行为感到无可奈何,只能摇头叹息,心里暗下决心,下次外出就餐,一定不要带孩子出来。如果你是这样应对,你就是放任型父母。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的作者金伯莉.布雷恩说:“无论是控制型父母还是放任型妈妈,都不能教会孩子如何尊重他人的需要,而这正是孩子们上小学之前必须学会的规矩。”
那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让孩子明事理,懂得遵守公共场合的规矩呢?
其实父母只要做到尊重和理解孩子,进行情绪上的引导,就可以很好地引导孩子理解父母的感受和别人的需要,从而遵守规则。
首先,我们父母要理解孩子,不要对孩子有超过他能力的期待。就拿这件事情来说,孩子不能一直安静地坐着就餐,这是正常的行为。如果期待孩子像大人一样,一直安静坐着就餐,礼貌地聊天,就是在要求孩子去做自己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就像你对一个不会开车的人说“你开车千万不要撞到行人啊!”一样可笑。
那么孩子需要的是什么?如果你不了解孩子,你就要去询问。你可以这样说,“亲爱的,你敲餐具,到处跑,吵到爸爸妈妈,还有周围就餐的人了,大家都不喜欢你这样。不过,我想你是无事可做才这样的吧?你希望我怎么做,可以陪陪你呢?” 如果孩子不能很好地回答,你可以继续询问:“你是想妈妈带你出去转一转,还是希望妈妈陪你聊聊天?”如果有选择,孩子一般都会做出应答。
这样去处理,孩子就不会完全不听你的话。因为你站在他的角度在考虑他的需求。父母不需要怒吼,也不需要威胁和惩罚,不仅解决了问题,也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
这种情感引导的教育方式充分尊重了孩子的内心感受和需求,给了孩子表达的机会。坚持用这种方式跟孩子沟通,孩子会成为一个明白自己的需求和他人的需要,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愿意尊重规则的孩子,这样懂得表达的孩子更容易实现自己的梦想。
而控制型和放任型的父母都无法看到孩子的需求,让孩子没有表达的机会,只看到了孩子表面的行为问题。长此以往,孩子不懂得识别自己的情绪,不懂得自己的需求是什么,也不善于表达自己。这样的孩子很难谈得上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没有父母是故意让孩子受到伤害的,但我们的有些做法确实对孩子的长远发展不利。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愿望来成长;有的父母简直拿孩子没有办法,完全放任孩子的行为,让他们野蛮生长。这两种方式其实都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完全控制孩子和完全放任孩子都是对孩子不负责任,一个会让孩子压抑了自我,丧失了自我价值感;一个让孩子放任了自我,丧失了归属感和安全感。
作为新时期的学习型父母,我们有必要摒弃那些传统的极端又无效的教育方式,如控制型和放任型的教育方式,而应该采取一种长远来说孩子有好处的教育方式,那就是尊重和鼓励孩子的情感引导教育方式,去看见孩子背后的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