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父母应当努力做到让孩子享有身为自己的权利。抛弃优越的自负感。调整身心,每一个当下和谐相伴。
2、不是培养一个迷你版的自己,而是塑造一个具有独立特征的灵魂。我们往往偏向于将自己的主张投射到他们身上。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生命规划图。
3、为人父母的使命是什么,教育理念是什么,如何体现,有没有倾听他们的声音,方法效果是否最佳。如同企业管理一样。
4、自负感是人为制造出来的自我感觉,主要基于他人的意见而形成的。向他人宣泄愤怒,就表现出了自负感。
5、附加的角色给了我们自负感,自负感带来负面情绪。觉醒就是摆脱自负感的羁绊。
6、忘掉所谓正确的行为应该怎样,理想的状态又该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最清醒的活在当下的个体。
7、孩子可以把我们教养成他们所需要的父母,鼓起勇气,抛弃控制欲。
8、觉醒的父母不会向外界寻求答案,关注的是孩子的关系本身。我们会不自觉地复制自己的童年。孩子的每一种行为都在召唤我们走向更高层次的觉醒。
9、改变或纠正某个具体行为不是目的,最主要是奠定精神基础。要同孩子进行精神交流。
10、接纳孩子的程度同接纳自己的程度成正比。不能接纳是因为对我们某种自负感产生了威胁。
11、自负感是一种盲目的情绪,是对自我形象的一种观照。脑海中的自己。情感特征、思维模式、行为举止都根植于自我形象。
12、自身的某些问题导致生活中那些消极的事,一旦陷入某种思维模式,自负感就开始运转。生活在自负状态中,无法看清他人的真实面目。
13、悲哀的是,当孩子在我们的专断下就范,听从我们的说教时,我们却感到自己最尽责。
14、把孩子当成同一旅途中的旅伴时,他们对我们的改变,将与我们对他们的改变一样巨大。
15、各种自负感是怎样产生的
1)形象的自负感,将自己的尊严同孩子行为混杂一起。要将具体情况和内心的自负感分离出来。
2)完美主义。犯错是在所难免的。以身作则。父母也不是完美无缺。
3)身份的自负感。放弃对孩子的一切前瞻。仅仅对眼前最真实的孩子作出反应。
4)规范的自负感,我们不需要孩子和我们达成统一的意志。
5)渴望控制的自负感。
16、走出自负感的方法:
1)真情流露。设身处地站在孩子角度思考和感受。
2)勤于自问,我是否用一种恰当的方式对待孩子。是否受到过去经历的左右。
3)觉醒的教育方法并非无所不能的灵丹妙药,关键在于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17、养育孩子意味着向一直新的步调妥协。自负的背后隐藏着自尊的缺失。
18、全盘接纳现实,不要为了获得认同而取悦孩子。过分宠爱会给他们发出错误的信息。要坚持底线意识。
19、那些有福气的孩子,成长过程是轻松的,理所当然认为生活是美好的。要让孩子享受生活中的美好。允许孩子在游戏和懒散中度过童年。
20、孩子如今的繁忙是父母无能和不安的反映。
21、焦虑是一种“有所作为”的形式,焦虑最突出的表现形式是控制欲,不由自主想要掌控生活的状态。越是焦虑,越是害怕面对自己的处境。
22、生活的旅程最终只是我们自己的事,体验当下的每一刻。欣赏孩子的平凡,让孩子自由地与自己相处。
23、鼓励孩子去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乐于冒险,放弃马不停蹄的“作为”,回归根本。幸福的源泉在于守住自己的本心,深深贴近父母的心。
24、赞美孩子的本真,设定目标让他们体现自己的本真,相信自己天生的价值和能力。
25、把目光转向当下,忘掉“将来怎么办”。鼓励孩子按自己的真实状态投入生活,见证独一无二的特质。
26、孩子需要大量自由时间漫无目的地玩耍,允许犯错误。给予孩子从容发展的空间,鼓励孩子安静地独处。
27、允许他们置身于真实感受当中,不必暗示他们摆脱眼前的状态。不必揣摩孩子的心理。同情的核心在于,任凭对方用自己的方式体验属于自己的经历。
28、不要对孩子的世界指手画脚,代替他们去感受事物。
29、当孩子提问时,不要急于给出答案,可以回答,咱们一起来找答案。不要关注答案,而是引导享受问题本身。
30、犯错不应成为长篇说教和惩罚的理由,而应看作学习的窗口。不要试图推测动机,给出标签式的判断。错误是学习成为真实自我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一环。
31、当孩子在我们面前表现出脆弱的地方,而我们能够坦然面对,就等于告诉他们:你们值得尊重,应当受到接纳。
32、出现问题时,要有能力直接面对,清醒的立场从容应对,而非感情用事。对孩子的需求作出回应而不是逢迎。重视冲突,不要回避。
33、正面强化,抓住机会给予肯定。
34、灵活性规则,既要表现出弹性和韧性,又要以身作则。留意灵活性与组织性的平衡。
34、问题少年的问题是被压制的真实与虚假的承诺长久作用的结果。孩子必须早点学着同自己的情绪协商,容忍生活的本来面貌。
35、父母觉醒指南:对自己提出的问题。
1)我生活的使命是什么?如何表明自己的生活目的?
2)我最核心的自负感是什么?
3)我深层的恐惧是什么?
4)我生活在什么样的剧本当中?
5)我继承什么样的情感模式?
6)什么事情会刺激我的情绪?
7)我如何处理生活中的负面事件?
8)我能否生活在觉醒的状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