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礼是有顺序的,也就是不能越级。
在学校送礼,是先给校长送,再给班主任送,最后给孩子的各科老师用。
在村里送礼,是先给村支书送,再给村支书的会计送。要是村支书和会计关系不好。就不要给会计送了。因为村里99%的事儿,都是村支书说了算。村支书的礼物,主要来自于老百姓和商人。
村支书送礼,主要是给镇长送礼。
镇长主要是给县长送礼。
县长主要是给市长送礼。
送礼,一般都是小人物送大人物,必须符合“123”,也就是小人物送大人物。千万不要越级,一越级,这个事儿,就办砸了。送礼一般就是送烟酒和钱,其他的,一般不用送,主要是送了,就是给领导添麻烦。送钱,可以用红包(工薪阶层,额度在1000到2000;月收入的80%);可以用信封(小商人。额度在1万到2万);可以用档案袋(大点儿的开放商,5万以上)。
这是我给一个退休小干部聊天,他给他讲的。
我给了他一条烟(云烟)。
他说送礼是有28定律的,80%的人压根就没必要送,只给20%的人送就行了。
他说送礼这事儿,商人尝到甜头了会一直送,收礼的人尝到甜头了胃口会越来越大。
他说送礼这事儿,主要是商人送,还有领导的下属送。一般没人收老百姓的东西,主要是老百姓太不容易了。
他说收礼这事儿。是0风险的事儿。要就是送礼的人,是真心的,还是忽悠的或扯淡的,咱能嗅出来。
后面他说了什么,我就不写了。
主要是他喝多了,我写出来,我还得让他看看,他说能发,我就发。
写作,在我看来,就是对方说了啥,我写下来就是了。
对方说多了,我写多了。
彼此的代购都没了。
我主要喜欢听身边的老百姓或商人讲了啥,说了啥。
对于某些权威说的话,我一般不太喜欢听。
因为智慧是滚滚红尘,滚滚红尘就是芸芸众生。
离老百姓太远的人,嘴里没一句实话。
我给村里某个人装系统。
我装好了,他送了我一罐红牛。
他说什么,我都不收。我说太奢侈了,平时我都不舍得喝,都是留给孩子喝。
他说:要是人人都想你这样就好了,给罐红牛就办事儿。
他说;我想养鸡,找村里的领导,找了几次,方便面啊牛奶啊都买了,也送了。这事儿,领导就是不给办。哎,领导家的门槛实在太高了。我说是啊,现在送礼的门槛越来越高了。但天无绝人之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皇帝还有作难的时候。他听了我说的话,很高兴。因为我把他的境界和格局拉高了。要是我年轻点儿,我会说:他就是装B,他要是不当官,鬼才屌他。我都不相信,他退休了,还有人巴结他。现在我变了,我说话不伤害任何人。因为任何人在我眼中,都是神,都是爷。视死如归的人都挂了,胆小如鼠的人都活了,这是用鲜血换来的代价呀。为什么老兵永不凋零?因为人家只鼓励新兵冲锋陷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