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我知道我会死在哪里就好了,我将永远不会去那个地方”
乍一听,这句话真的像一句废话。
可事实上,我们仔细揣摩一下这句话,
我们会发现这句话 意义非凡。
实际上这句话是,查理·芒格在 1986 年的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
送给学生们的建议,而且是压轴的建议。
查理·芒格是谁呢?是沃伦巴·菲特的黄金搭档,
他们两人在过去的 46 年里,
联手创造了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投资记录。
伯克希尔公司股票账面价值,
以年均 20.3% 的复合收益创造了投资神话,
每股股票价格从 19 美元升至 84,487 美元。
为什么这位超级投资家
会说出这样一席话来呢?
因为投资也好,创业也好,生活也好。
我们的一生中总是面临着大大小小的决策。
而在决策之前,我们心里总是有一些小小的假设,
假设已知的信息是全面的,
假设决策的结果是成功的,
假设思维的逻辑是合理的。
坦白来说人是不可能做到理性,
也就自然做不到完全避免。
但是养成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信还能避免大部分理性盲区。
这里提供你四个小小的建议,
第1个建议,自我提醒。
在做判断之前慢一点,不要太快。
下结论,做决策之前缓一缓,不要太快。做决定。
你是不是经常,当场做了一次决定,
事后又非常后悔,当初不该这么快做决定。
所以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就是要考虑到两点。
不要太快的下结论,
也不要太快的做决定。
第2个小建议,外部提醒。
我们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往往会陷入一个误区,
一大堆人讨论了很久,
既没有讨论出结果,
也没有收集到更多的有效效建议,
最终形成了一个闭门造车的状况。
所以我们在做任何决定之前
要尽可能的多收集一些情况。一些有用信息
来帮助我们做出更多更准确的决策。
第3个小建议,提前验尸。
提前验尸,这个决策其实被很多公司认可,
它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如果说将来有一天你的公司会倒闭了,
那么你们会因为什么原因而倒闭
这些原因罗列出来,
就是你将来事业发展需要调整的方向。
第4个小建议。
不畏清单,我们很多人在。
不要盲目的扩大自己的能力圈。
人能做的事是,有限的,
你说什么,能做什么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能做什么,
不要一年做20个决策,
那肯定是会有问题的,
一辈子做20个有可能实现。
我们要做到一年只做1、2个决策,
而且把这2个决策落实,做足做透
创业者要明白一个道理,
不懂不做,不熟不做,
不懂不熟的事上不下重注,
只抓住你能抓住的机会,
不要妄想走捷径,
不要相信弯道能够真正超车成功。
今天你能弯道超别人,
明天别人也可能去弯道超你。
所以我们在创业的路途中
经常会遇到失败,千万不要害怕失败,
因为失败是成是后来者的养料。
我们要更多的利用这些养料,
思考自己的路,
灌溉自己的事业。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不仅仅要看看前车,
也要好好想想自己
可能因为什么成为前车。
总结
每个创业者,事业发展的过程中
都要善于思考
多思考,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