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西医的“症”,中医的“虚” 2020-11-13

不知从哪一年开始“抑郁症”被提到的次数越来越多,得此症的人也越来越多。甚至于产后身体虚弱,在看护孩子的过程中得不到充分睡眠和休息导致烦躁,心情不佳都会被冠以“产后抑郁症”。

曾经自以为比较了解人性,因总有人遇到烦心事时来谈心,倾诉。被人称“感情垃圾车”,倒是不以为然,若可以帮别人从感情的困境中走出来岂不是一件好事。到后来竟然想成为“心理咨询师”去帮助更多的人。上了三年的课后发现越学越无趣,教授表示所用教材太陈旧讲起来深感无奈。看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后慢慢意识到自己不可能成为“心理咨询师”,因为很多理论说服不了自己。

在学习心理学期间从书本中看到对“抑郁症”的解释主要有几项表现:情绪低落,悲观,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慵懒,不喜做事,失眠。。。。。。

综上所述,林林总总,其实很多人生活在凡世间哪会风平浪静的,或多或少都有不如意,有的人能承受,有的人不能。又或说,有幸运的投胎在富裕人家一生顺顺利利;有的从生到死都过得很挣扎困苦。但无论幸与不幸很多人都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当然也有各别人,外人只见其幸福快乐的却不知那人遭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痛苦到不再留恋人世而选择匆匆了断。

随着生活,学习,工作压力的增加被诊断为“抑郁症”或轻生的人越来越多,年龄也越来越小。

在现实生活里这类人常被大众俗人称为“小心眼儿”,因为很多事情在常人眼里不算什么可在这类人看来却是天大的事。看看身边那些易患“抑郁症”的人,遇事想太多,想不开,放不下,思虑重,吃不下,睡不着。这种抑郁,忧虑的不良情绪久而久之难免造成疾患。

人体哪个器官出问题西医就会起个名字:心脏病,心肌炎,肺炎,肝炎,肾炎。。。严重的就称其为“癌”。近些年随着医疗器械的发展西医在确诊病症方面还是很快速和准确的,而且有些手术也是立竿见影的。至于西药,有治疗效果很好的,但是有一些毒副作用太大;又或者只能维持不能治愈的,像高血压药,糖尿病的等等,一旦吃上就不能断,而且吃久了还会造成其它器质性病症。

精神类药物也仅仅是维持,像对付“抑郁症”类的药物在最初吃的时候会略有效果但是这类药物的副作用也很大,一般“抑郁症”很多伴有失眠,所以会加一些安眠成分的药物,凡吃过安眠药的人都知道效果和副作用。

在中医里是没有“抑郁症”的,中医对病症的描述是“虚”。气虚:元气不足。血虚:血液亏虚。阳虚:阳气虚弱。阴虚:阴液不足。肝气虚,脾胃虚,气血虚。作为普通百姓是有些难理解的,尤其遇到好的中医大夫几幅药下去不适的症状减轻或消失了也就不做过多了解。

由此想到“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从会饮食便吃药,身体怯弱、神经衰弱(导致睡眠不好)、气血不足、严重贫血等。看她平日的表现尤其是睡眠不好,动不动就容易触景生情,哭哭啼啼的,常年忧思不解,郁积于胸。比如有一回中提及,黛玉拭泪道:“近来我只觉心酸,眼泪却像比旧年少了些的,心里只管酸痛,眼泪却不多。”宝玉道:“这是你哭惯了心里凝的,岂有眼泪会少的。”这些都很像西医所说的“抑郁症”。而中医的解释是先天不足导致体弱多病。虚弱,因为“虚”而导致体质“弱”。

由此看来体制虚弱的人或者说气血不足的人就很容易情绪低落,长期下去,情绪影响饮食,睡眠。营养不良,失眠导致身体更加虚弱。这种种的恶性循环极容易伤害到内脏,这就是中医讲到的“虚”,脏器功能减弱或受损人自然就没了精神。

轻度的精神萎靡不振或所谓的“抑郁症”若遇到好的中医给慢慢调理一下“虚”症,补一补气血,调理上一年左右症状就会减轻甚至于好起来。当然遇到好的中医还要自己认真配合,该吃药吃药,该休息休息。

人生在世,学无止境,干不完的活儿,挣不够的金钱,受不完的罪,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人生在世若没有好的身体一切都是一场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