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去打了一场酣畅淋漓的球,在我打球的时候先生正在和客户谈项目,爷爷陪大宝在道馆练跆拳道,姑姑陪着小宝在石头堆里玩耍。打完球先生谈完项目一起把我接回家,之后给孩子们讲故事、睡觉,我也有时间来写点东西。
我很爱我的家人,也很喜欢打球,我需要工作,还想学习。
之前每次很想去打球时,我都会咨询先生“今晚我可以去打球吗?”多数得到的回答都是“你还是回家吧,孩子们需要你!”于是要么带着一整晚不舒服的心情回家,要么怀着内疚的心情去打球。
后来,想去打球的时候,跟家人和孩子提前沟通~:
“今天妈妈很想去打球,怎么办呢?”
“那你就去呀!”
“但是妈妈也很想陪你们。你们跟爷爷姑姑在家没事吗?”
“没事呀,我们可以玩积木,可以去游乐场玩。你回来的时候再给我们讲故事就可以了呀!”
又或者,周末带上先生和孩子一起去球馆打球。
之后每次,都能尽兴而归,没有内疚感。
之前一直不太清楚为什么同一个事情,心里会有这么大的区别?
今天在学习的《要事第一》找到了答案,史蒂芬提出实行要事的工具——制定一周日程表,并通过六个步骤完成:联系构想和使命,确定自己的角色、为每个角色选择第二象限目标、为本周建立一个决策平台、基于诚信原则进行抉择以及评估。
暂时还没有用到里面做一周日程的工具,但使用了其中的一些步骤,首先联系了构想和使命——高质量的陪伴家人、拥有良好的家庭关系;确定了自己的角色——家庭里非常重要的一员;为角色选择第二象限目标——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态;基于诚信原则抉择——去打球。这个时候独立意识告诉我可以勇敢的对其他事情说“不”。
今晚打球的时候,还有不少事情可以选择,比如完成学习任务、陪大宝上道馆、陪小宝游戏、收拾家里......最后,我“倾听良知、坚持良知在承诺”,以原则为中心进行了选择,或许这就是书中所说的“真北”原则,因此在做这个抉择并付诸于行动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平和而自信。
之前一旦遇到几个事情在一起,相互矛盾的时候,我总会担心顾此失彼,甚至在众多抉择中,不知所措,最后往往屈从于事情的紧迫性而非重要性做出了抉择,而抉择之后常常会焦虑、内疚甚至有有时候恼怒,并将不好的情绪带给家人和孩子。那个时候,我并没有进行无条件的倾听良知在呼唤,没有以原则为中心去做出选择。
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实行要事第一的工具以及六个步骤,在接下来的生活工作中,慢慢消化慢慢应用。
学习是有力量的,它或许不能改变你当下的行动,但是它会慢慢渗入到你的骨髓,变成你的一部分,影响你的思想,从而让你的行动更有方向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