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NO.2

侄女过完年七岁,其实实际年龄是五周岁零两个月。大眼睛,长睫毛,忽闪忽闪的,特别惹人爱。切身体会到。这个时期,小孩的模仿能力非常强,模仿大人的肢体动作,模仿大人说话。她时不时“语出惊人”,让我这个作姑姑的又惊讶又喜悦。

有一次,禁不住小家伙软磨硬泡,给她买了一小罐橡皮泥,包装盒里带着几款小模具,有小熊、小猪、五角星、心形等。她把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分别按压到模具里,做出相应的动物或形状,然后把这些在炕上一字摆开,还煞有介事地说一句:“大家好,这是我的作品!” 

我把好几种颜色混合到一起,揉成一个小圆球,故意问她这是什么颜色。她不假思索就回答:“五颜六色(shai er 她说的是这个读音)”。

后来她又说出“落花流水”,“鬼鬼祟祟”等成语,每次我让我很惊讶。这些可能是她看动画片的过程中习得的。看到她的模仿和学习能力这么强,我平时与她交流的时候也会有意识地使用一些成语或者俗语。有的她能理解,不理解的时候,居然会发问。我则用她能听懂的语言解释给她听。与她交流的很流畅,也很愉快。

由此我反思,与一个五岁多的孩子能顺畅、愉快地交流,为什么给班里那些十四五岁的孩子上课的时候,有时他们却不能理解透彻或者干脆听不懂呢? 这与我对交流对象的心理定位有很大关系。与五岁的孩子交流时,我意识到她的认知能力有限,于是尽可能地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交流的内容也在她的理解范围内。可是给八年级的孩子上课时,我想当然地认为他们都已经是“大孩子”了,我说的话他们没什么听不懂的。渐渐地,讲的内容会超出他们的认知范围和认知能力,甚至有的孩子会因此产生自卑、厌学心理。这对一个孩子的负面影响太大了。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必须时刻注意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他们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否则真的会揠苗助长,适得其反,甚至讲得越多学生越糊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阅读了聪明的山姆佐德和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葛奕轩阅读 1,189评论 0 0
  • 写着写着笔没水了,还太慢了。敲字或说话。 开学报名时看见她戴耳钉,我都提醒过她。这次主任在升旗时发现她又戴了。她给...
    lijutong_010阅读 1,709评论 1 1
  • 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菩提!看到朋友圈里发出的这样一句话配上一张让我看不懂的图片,总会立马让我感觉对方的高大上!这句话...
    饼子啃书阅读 3,19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