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到底应该与电子产品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或许大家平常都是与自己的手机、电脑、平板形影不离,不知大家是深受其困,还是乐在其中?”
“为什么过年越来越没年味了?”这是大家这几年春节期间讨论比较多的话题。我是一个农村孩子,春节是我一年中最期待的节日,也是老家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在老家过年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放鞭炮、贴春联、打麻将、一大家子人一起磕着瓜子在太阳坝子里讲些有的没的。可近几年有一件事让我很费解:过年了孩子们不去放烟花爆竹,不去邻居家蹭吃蹭喝,不找小伙伴玩耍,而是追着父母的屁股后面要手机,大有你不给就不死不休的架势。
现在的小孩大多沉迷手机游戏,我的侄子三岁就会玩《王者荣耀》,现在八岁了,又沉迷《和平精英》。今年针对手机游戏未成年人防沉迷的政策陆续出台,《王者荣耀》甚至只能在法定节假日20:00-21:00上线,终究是收效甚微。现代科技偷走了孩子的童年,我不能想象一个心智尚未成熟,还未经受自然规律启发,没有对世界有充分想象空间的小孩能在游戏里有所成长,最后导致的结果只能是沉迷手机游戏,无法自拔。
如果说小孩沉迷手机是因为心智尚未成熟,不能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那么成年人沉迷手机可以说是心甘情愿。
诚然,现代科技发展为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只需要一部手机就能完成我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工作、学习、购物、点外卖、看视频、玩游戏……手机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也有了更多空闲的时间完成自己想做的事,可是仔细想一下,我们已经多久没有安静地看完一本书,多久没有在大草坪晒太阳了?手机真的替我们节省时间了吗?
我们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正当理由看手机,比如工作消息、看新闻、看电子书等,我们也总是点开各种莫名其妙的广告、视频、搞笑段子,一刷就是几个小时。其实每天发生的热点新闻就那么多,要不了几分钟就能看完,剩下的时间就被网上大量的垃圾信息所吸引,它们利用人类最原始的感官刺激,最基础的情绪波动来让我们停留,并将之命名为“泛娱乐化”。更有甚者利用大数据分析,向我们推送感兴趣的内容,营造“信息茧房“,使我们停留在每天都在进行的惯性思考中,以满足我们自我肯定,自我感觉良好的心态,最终达到向目标媒体引流的目的。前几日我在网上学到了很多自媒体的“运营策略”,基本每个人都在说如何追热点,如何营造爆点,如何取点击率高的标题,很少人有讨论如何做优质内容。这让我不得不感慨“互联网之大,容不下一篇安静的文章了!”
人的大脑存储空间是有限的,生物学家企图通过科学的手段发掘人脑的潜力,并斩钉截铁地说人脑的开发度不足10%,未来还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现实生活中我们确实是时常感觉脑子不够用,我们艳羡的只存在书中的赌书泼茶、曲水流觞、吟诗作赋也都基本绝迹。前段时间我和我妈妈比背古诗词,我好歹也算是个正经本科的大学生,我妈初中还没毕业呢,可结果却是我自取其辱。
手机向我们大脑无止境地灌输无用信息,除了使我们的记忆力显著下降,也让我们变得越来越迷失自我。小时候我们喜欢听大人们讲过去的故事,故事里的人物可都是活灵活现的角儿,现在让我们给自己的孩子讲故事,能讲什么?长达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游戏里的拔刀斩天?还是抖音中的沙雕视频啊?我们已经很少有自己的故事了,和朋友聊起最近的新鲜事,总是长篇大论,滔滔不绝,也都是从手机里剽窃的观点,很少自己思考对错,觉得网上的说法总是有道理的,也就逐渐活成了一个“互联网民”该有的样子。平时和朋友在微信上聊得热火朝天,却不愿花几分钟通个电话,也不愿花时间见面吃个饭。总是说着自己工作很忙!没时间!但却在朋友圈,微博,王者荣耀里发现他们的身影。手机已经让我们离自己越来越远,也离朋友越来越远了。
手机只要不见几分钟,就会魂不守舍,坐卧不宁,我们称之为“手机依赖症”。上世纪50年代,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给老鼠一个触发装置,只要按下这个按钮就会产生电流,使老鼠产生快感。后来发现老鼠不吃不喝,每天只是按按钮,刺激自己。直到力竭死亡。现在大家手机里的各种软件,它们都有着优质的算法,往往比你自己还了解你自己。这无异于在手机中植入一个触发装置,只要我们打开手机,就能获得快感。可人终不是牲畜,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需要思考,需要感情,需要成长。那么我们如何拒绝做手机的奴隶呢?
“快耍慢活”是 成都很流行的一个词,形容闲适自如,悠哉游哉不仓促的样子。成都被称为“全中国最悠闲的城市”,也被称为“网红之都”,平时在街上走两步都能发现有人用手机拍照、直播,按理说成都人应该更容易患手机依赖症,可为什么他们的幸福指数还那么高呢?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两点:一是成都人懂得利用手机,用手机记录生活,分享快乐;二是成都人本身就很享受生活,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做无意义的事。我们总是容易陷入网络营造的快节奏刺激中去,慢不下来自然也就没时间思考如何生活了。所以面对手机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它只是通讯工具,我们应该利用它而不是被它利用,试着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享受现实生活中去。
翻开一本书、约好友打打球、和家人一起安静地看一场电影、甚至是呆呆地坐一下午,没有手机也没有各种讯息,用笨拙的方式生活,让生活慢下来,也许慢下来,会比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