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公司》这本书我看了两周,不得不感叹,这本书确实很好读。
以时间为线索,以皮克斯在创新文化之路上的探索为内核,作者用成堆的事例向我们分享了他是如何走上动画制作之路,又是如何和同事们一起将皮克斯公司发展到现在的。
我为什么说它是成功学中的一股清流呢?理由有两点,一是其真诚;二是其丰富得要溢出屏幕来的事例。(我用kindle看的)
先来说真诚。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觉得很感动,从作者写到在犹他大学读研究生时,每天在机房里席地而眠,只睡四五个小时;到皮克斯的成立、“智囊会议”制度的形成、与迪士尼并购后帮助后者做出的改变和成效;“点评日”的准备和盛况;对乔布斯的纪念等。我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对于理想的追求,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和纯真,对,纯真。
几十年初心不改,多么动人啊。
还有就是作者的人格魅力。比如他在面试乔治·卢卡斯影业时,面试人问他这个职业还有没有更好的人选,他不假思索地就提了好几个人名。而被他提到的那些人,面试人都找过,也问他们同样的问题,他们都说找不到了。
看到这一段时我先是惊讶,然后是感动中浮起一丝愧疚。我小学时就在看心灵鸡汤了,网络上很多厚黑学,少不更事的时候也看过。
这个社会到处到处都在强调竞争,这个过程里很多人会把一些东西丢掉。我不知道自己的还在不在。
扯得有些远了,作者的真诚还体现在另一点上:他将一些听起来不是那么振奋人心,却是真知灼见的经验和道理也跟读者分享了。比如让我印象很深刻的:
- 创意与实现之间有巨大的路要走;
- 仅仅把理念挂在嘴边念叨,什么用都没有。唯有坚信理念并实践理念才有效果;
- 信赖过程的内涵:既要保持自信,又要警惕自我的放松。因为“问题不会在过程中自动解决”;
- 口号只是一种“箱子的把手”。真正重要的是实干的经验、深邃的智慧以及经历挣扎磨练才得以参悟的真理。(“箱子本身”)拎把手比拎箱子简单多了。
这些叮嘱就像一盆冷水,倒在因皮克斯的成功故事而热血沸腾的读者头上。任何一本总结经验的书籍都不免谈到自己的成功,否则经验分享会缺乏说服力。作为读者,很容易被那些成功故事所煽动,这是人之常情;但这类书籍也容易陷入“只说自己多么多么成功,或者举一些专业门槛很低的例子来‘证明’自己成功的原因(比如厚黑学)”的窠臼,一旦如此,整本书就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了,只是看得爽而已。而《创新公司》则坦诚地分享了这些经验,后者即使是放在个人身上也适用——作为学生,我们很容易因为一些想法得到老师的赞扬,但想法和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仅仅因为自己“有想法”而沾沾自喜,那么自己也很难有进步了。
- 把失败与恐惧分开
这是另一个对我很有启发的经验。我知道失败不可怕,但做出尝试的时候、做大作业遇到困境的时候,自己常常因为恐惧失败而陷入焦虑,而这种状态只会阻碍我完成作业。(说起来有点像“第三者效应”) 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我面对焦虑有了另一个视角。不过也不能完全不受焦虑的影响,慢慢来吧。
再说说书中丰富的事例。我想这对于我的写作、课堂展示、演讲和谈话都有启发。很多时候,特别是分享经验、说明一个理论时,很容易说到最后变成“自说自话”。这种情况本人是不易发现的,因为TA是最熟悉内容的人,所以下意识里也会觉得其他人也这么了解,其实不是的。所以在表达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举例子(讲故事)或者打比方。这个道理我也在不同场合听人分享过,看完书后才有了新的理解。将来有一天我真的用上了,理解一定会更深刻。
- 结语
结尾总是应该升华一下,立个志什么的。可惜此刻正值期末,面对席卷而来的ddl和遥不可及的暑假,我心里沉甸甸的,只想“丧”一会儿。
呼,看完作者的一生(中的大部分),关掉kindle,我还要继续书写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