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民国四大才女。即使到了现在,人们总会对她念念不忘
“张爱玲”即使到了现在仍然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而研究作家就要立足于其作品,只有充分了解作品,才能对作家进行较全面的评价。作为一名中文系学生,我很喜欢张爱玲的小说,以下是我个人一些小小的心得。
一、小说的整体风格——苍凉
张爱玲的小说大多营造了苍凉的基调和氛围,带着冷酷犀利的笔法,这是因为张爱玲童年家庭破碎的影响,影响了她的性格和对事物的体验。
小说《多少恨》中是这样描写女主人公虞嘉茵的出场——“上面涌现出一个剪出的巨大的女像,女人含着眼泪……小而秀的眼睛里露出一种执着悲苦神气,为什么眼睛里有会这样的悲凉呢?”一开头就奠定了悲伤的基调,预示着未来她还要经历很多悲哀的事情。
《小团圆》中有关女主人公打胎的描写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记忆——“夜间她在浴室灯下看见抽马桶里的男胎,在她惊恐的眼睛里足有十吋长,毕直的的欹立在白磁壁上与水中,肌肉上抹上一层淡淡的血水,成为新刨的木头的淡橙色。凹处凝聚的鲜血勾划出它的轮廓来,线条分明,一双环眼大得不合比例,双睛突出,抿著翅膀,是从前站在门头上的木彫的鸟。 ”
张爱玲用她特有的笔调,为了我们展示了真实又苍凉逼人的画面。
二、站在上帝的视角俯视人间种种
张爱玲的小说都是以一个叙述者的身份和视角来写,不加入主观感情。这样的方法就像是“讲故事”。
如《沈香屑第一炉香》的一开头——“您寻出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听我说一支战前香港的故事。您这一炉沉香屑点完了,我的故事也该完了。”
所以我们常常会发现张爱玲小说经常以第三人称去写,这就是所谓的“站在上帝的视野。”
三、小说的人物具有不彻底性
相比以鲁迅、钱钟书这些大家笔下人物的彻底性,非黑即白的人物。张爱玲笔下的人物是具有不彻底性的。也就是说她关注“人性”,认为人性有好有坏,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
比如《红玫瑰与白玫瑰》的主人公“振保”。“侍奉母亲,谁都没有他周到……办公谁都没有他热心,那么义气克己。”可是他的身上仍然存在不好的地方——嫖妓。而小说最有趣的一处是,当他生活落入困难时,小说又说“振保第二天起床,改过自新,又变成了个好人。”
没有绝对的好和坏,而我们人类总是在这两者间徘徊和协调。
四、多描写男女之前的小爱情,贴近生活
有人曾批评张爱玲在那个混乱的战争年代却只拘于写市井生活的男女之前,毫无爱国责任。张爱玲曾说过——“我认为人在恋爱的时候是比战争或革命的时候更素朴也更放肆的。”在《多少恨》中她也曾经表示——“我对那一种通俗的小说一直有难言的爱好,那些不用多力解释的人物、悲欢离合。”
**
她的小说非常擅长描写日常生活,尤其在《金锁记》中特别明显——“众人连忙扯扯衣襟,摸摸鬓脚,打帘子进隔壁房里去,请了安,伺候老太太吃早饭。婆子们端着托盘从起坐间里穿了过去,里面的丫头接过碗碟,婆子们依旧退到外间来守候着。里面静悄悄的,难得有人说句把话,只听见银筷子头上的细银链条响。”
**
五、心理描写活动出色
《倾城之恋》讲白流苏到了上海之后和范柳原之前互相揣测的心理是典型例子。“流苏表面上虽然和他热了些,心里却怙惙着:他使她吃醋,无非是用的激将法,逼着她自动的投到他怀里去。她早不同他好,晚不同他好,偏拣这个当口和他好了,白牺牲了她自己,他一定不承情,只道她中了他的计。她做梦也休想他娶她。……”
这部小说里有很多精彩的心理描写,我就不一一举例了。通过采用细腻的心理语言描写,展现了这场爱情里两个人互相算计的心理。
最后,我想谈谈我最喜欢她的一部作品——《留情》。这是她后期的作品,可是我认为她这部作品毫不逊色于其他几部经典代表作品。
在这部小说里,她一如既往地写永恒的人性。在这部小说里,她隐晦表达了一种婚姻爱情观——婚姻的实质是为了金钱和生活。初看这本小说,里面的人物对我让我心情沉重,敦凤对舅母说:“我还不是为了钱?我照应他,他是为我自己打算。”“而且对他好,根本没有感情,全为了生活。”
可是当我看到结尾时,又感觉妙不可言。“然而敦凤和米先生在回家的路上是相爱的。”在自传体《小团圆》中,她曾经这么写道——“她一直觉得只有无目的的爱,才是真的。”这是不是代表着其实她也渴望着“真正的爱”呢?只是她的念想在现实世界永远无法实现,童年破碎的家庭、伤心欲绝的失败爱情给了她一次又一次的绝望。这也在再一次证明她是矛盾综合体——极度渴望爱,但又不相信爱情和婚姻。
我认为她会这样写婚姻的原因是:张爱玲喜欢写女性形象,而且在那个黑暗的战争年代,在封建社会的束缚下,男女地位极不平等,女性地位地下,为了生存,女性要依赖男人,选择了男人才有了经济附属。她想表现女性这一小人物的悲凉,同时女性也可以把握自己的命运。
而张爱玲小说创作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恋父情结。
在张爱玲小的时候,母亲离她而去,她对母亲又爱又恨,之后她发现和父亲在一起也很好,父亲教她读书等等,慢慢地她把感情依赖转向了父亲。可是这样的感情是决定不被允许的,父亲以娶进后母的形式给她决绝的回应。这种恋父情结影响了她早期的创作。比如最早期的作品《心经》、《茉莉香片》。《心经》女主许小寒的原型就是张爱玲,在这个作品中她极度渴望父亲的爱并希望占有他。“我只是要你知道我的心,我是打算一生一世都不离开你。”而小说结局是父亲和女同学私奔了,这也就反映了张爱玲对父亲的这种情节破灭了。
很多人会疑惑,为什么一代才女偏偏选择了大汉奸胡兰成,如果我们了解了足够多的作品,就应该能从中看出端倪,一方面是家庭破碎阴影让她极度缺少爱和渴望爱,而胡兰成能懂她。而另一方面她的恋父情结得不到满足,需要找一个替身代替父亲。在具有批判意味的小说《小团圆》中,我们其实真的可以找到一丝丝的蛛丝马迹——“想必总是从十五岁开始,”他在她心目中代替了她的父亲。
其实很多人关于上面两部作品《心经》和《茉莉香片》是没有读过的,甚至更多张爱玲其他的作品也没有读过。这反映了现代读书的一个问题,我们以为只要看几本作家的代表作就能了解作家了,其实不是的,不能以偏概全。
**我们要全面研究一个作家必须广泛阅读,不能只读几本经典和代表作品。
**
张爱玲的小说是要一遍一遍读的,一开始我也是读得很艰难,尤其是《小团圆》。可是当你越深读,越会发现其中的寓意和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