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的相处,应该以爱为前提。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
就像图片中的爱心,至少有两个人才能完成“爱”
01
下午跟同事去买鸡蛋,一路上情绪并不是很高。晚饭后,很多人一起散步,一群人在旁边叽叽喳喳的聊个不停,我却一句也插不上。没多久,他们有事回去了,我也跟着回办公室了,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办公室里,呈现出一种逃避的状态。一个人看着卡耐基写的《人性的弱点》这本书,说来也巧,看到的内容刚好是让问问自己,现在郁闷的理由是不是不值得一提。
当自己还在为找鞋苦恼时,想想别人连双脚都没有,你还有什么好想不通的。不过这种鸡汤明显对当时的我起不了什么作用。
因为,同事在散步之后开始跳橡皮筋,这是我们吃饭时就说好要玩的项目,但我并没有下去,只是侧耳期盼着他们会喊我。但最终越期待越失望。门外充斥着他们兴奋欢乐的喊叫声,门内我一个人孤寂的坐着。我想,谁也不会真正在意我的感受,就像我从未真正在意他们的感受一样。
生活就是这样,没有人会总是为你的情绪买单,她们安慰你,陪伴你,是人之善良的本性,但我们不能过度消费别人的善良。
02
卡耐基说:“我们每天要做一件让别人开心的事情” 因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湖南电视台的一档电视节目《变形记》曾火极一时。其中有一期一个叫小黑的男孩,当时备受关注。很多人都为小黑感叹上帝不公,爸爸坐牢18年,妈妈离婚后改嫁,就一个人生活,贫困潦倒,还要被病痛所折磨。尽管如此,小黑虽然腼腆,但是还是很乐观,懂得感恩,懂事得让人心疼。节目组意外发现了他,于是将他接到了长沙的儿童医院。小黑住院期间,我正好在长沙,通过节目组微博里的信息,我找到了小黑的病房,跟姑姑、弟弟将特意为他买的衣服、玩具、图书等带给了他。他很开心。我们也很开心。
很多人都提倡做善事,帮助别人等等,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这样做呢?答案就是,当我们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也能够得到快乐和安慰。做多了,人会上瘾。
卡耐基这个观点对我来说是个很好的警醒作用。让平时习惯冷着一张脸的我开始重新思考“爱”含义。我想我会从今天开始试着去尝试做一个让别人开心的人,或者每天日行一善。
但是,具体要怎么做呢?
耶鲁大学的威廉 李昂 费尔浦教授是这样说的:每当我去一家理发店、旅馆或者商店的时候,我总会说一些令每个人都高兴的话。有时我会赞美一个在店里向我打招呼的小姐,说她的头发很美,或者说她的眼睛很漂亮。我会问一位理发师,我会问他是怎么干上理发这一行的?他干这一行多久了?整天这样站着会不会很累等等。
把话题放到别人身上,并关心他们,会使他们非常高兴。
其实想让别人开心并不难,只要你把焦点放在对方身上,真诚的赞美一句,或者真诚的关心一下,他们就会觉得得到了重视,他们就会很开心,因为人都喜欢别人夸赞。都希望焦点在自己身上。而我们这样做,让别人开心了,同样也会让自己开心。不要一味的把话题揽到自己身上,也不要心存怨恨,觉得别人忽视自己,谁也没义务总是围着你转,逗你开心。
03
人不能太自私了。
现在每天的信息量大到爆棚的程度,想要什么资讯,很容易找到。可正是这些信息,让我一度陷入了混乱。
一部分观点是说,现在的人都自私,大家都只顾自己,少管那么多闲事,做好自己就行了。
另一部分观点是说,我们心中要有爱,有大爱,要多关心别人,让别人开心。
两个观点都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有人歌颂特立独行的人,但有人又觉得这种人装X,于是,我迷茫了。迷茫在这个复杂又简单的社会里,找不到自己的本质了。
我做了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可也不知道这样做到底好还是不好。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付出什么,收获什么。可以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但也要做一个内心充满爱的特立独行的人。以爱为轴心,不管怎么发展,应该都不会错。
04
爱是给予,是付出。
人消极的时候,想法往往也是消极的,心中是没有爱的。但当心中有爱的时候,用爱的一面去想想那件事,或许就是另一种心境。同事不叫我跳皮筋,我如果以爱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事情的话,就会知道,没有一个人是带着恶意的,他们又不是故意排斥我,那么我在难过什么呢?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想起了小黑,又特意去百度了下他的信息,结果意外发现,他已经去世了。小黑是一个坚强的孩子,他的心中充满了爱,知道别人对他好,他会加倍的对别人好。可惜命运的捉弄,他还是走了。不过也感谢节目组,让他在生命的最后,遇到了很多关心他,爱护他的人,喜欢他的人,让他感受到了这世间的“爱”。也同样感谢那些为他献出爱心的人,因为这些爱心,让一个孩子心里知道这个世界还是个美好的世界。
我想,这就是爱的最大的意义。人人都付出爱,我们的世界就不会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