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评判:是指一个人用自己的信念、价值观、标准去评判另外一个人或事。
评判是可以的,但不固化,固化就危险了,固化的评判也叫固着。每一个固着后面都有一个限制性信念。很多评判是基于当时的一个看法,但不一定是事实,比如你是讲信用的人,在业务上恰恰遇上某些原因不及时按时回款的人,你就坚持认为这个人是不讲信用的人,不再与他有交集来往,这就叫固化,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而变化,你会变化对方也会变化,认知范围也会扩大,很多时候我们的评判是我们自己的一个信念,一个基于当时情况的看法,并不是事实,随着自己认知范围扩大,如果还执着于当年有限认知做出来的判断,就等于把自己生命停留在有限认知那一刻,看不到更多事实真相。正如富兰克林所言,有些人25岁就死了,但到75岁才埋葬。
所以,评判没有问题,让评判固着那就有问题,人一旦固着在关系上就失去了更多的可能性,会扭曲真相、破坏关系,按照老的想法去认识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不能认识这个人的,生命是流动的,影响生命的真相实在太多。
一个人坚持固着一个信念,生命就僵化了,从而对生命就失去了好奇与希望,一个固着的人,对生命、对人生是一种自我设限。
有些人一旦认定就很难改变,所谓好马不吃回头草,另一些人也许会对别人有一些评判,但是他们的判断是愿意改变的,开放式的,愿意改变。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在哪里?一个人的对另外一个人升起评判,这些评判都是在有效的认知基础上做出来的,一个人的认知恰恰又是有效的,所以评判难免会有偏差,一旦有评判就看不到真相、会停止探索,人与人的关系会固化、阻扰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甚至让生命都会产生固化停止。事物是变化的,观点固化,就会自我设限,用固化观点去看人(比如还有台湾人还说内地人吃树皮),对人固着,关系就卡住了,用自己有限的认知和旧有的信念去认识一个活生生的人,怎么可能认识这个人,生命是流动的,影响生命的因素实在太多了,如同用老黄历看新的事物,同时,固着也会让自己生命失去流动性、僵化和无力,当一个人固着,你的生命会僵持停留在你坚持的样子,从而会失去好奇和希望,一个固着的人生命就失去流动性,人就僵化了,失去活力,在关系上阻扰沟通,因为固着,没办法聆听,你只会按照自己固化的观点去贴上一个标签给对方,当你贴上了标签你就听不到对方所言,内心就是一种自言自语的对话,如果要聆听必须要放下你的固着,你才能够听到对方的声音,听到对方声音在当下给对方回应,那才叫沟通,有沟通才有关系,所以固着的评判会固着我们的人生,也会限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会限制人生的一种可能性。
固着的代价这么大,如何应对?
首先不跟固着对抗,对抗固着本生就是一种固着,如同跟焦虑对抗,只会变得更加焦虑,最好的办法提升自己的觉察力,觉察就是看见,看见了你就会有更多选择,有了选择你就自由了。
提升觉察的方法有很多,当你执着于自己的想法时,问三个问题:
第一、拉宽时间框架。我产生这样的观点是什么时候的事?过去那么多时间,我变了吗? 它变了吗?拉宽时间框架,事情未必让你原来认定的那样?
第二、位置感知法。我是这样想的,对方又是怎样想的呢?其它人又是怎样想的呢?智慧源自于多角度的视野,当你用不同角度去看问题的时候,你也会让世界慢慢变大,不管自己角度,还有他人角度,大众的角度看问题,只有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你才能看到更多的角度。
第三、理解层次(思想健身室)。把一个人的行为与人、身份分开,人是复杂的,行为是单一的,这就是以偏概全。
看见自己评判,我们的每一个评判仅仅是基于这一刻我们有限的认知所做的判断,它并不是事实,就不会固着这个判断,有了新的选择,评判是可以的,但不让评判固着,是有时间框架的,当你注意到这点,你就能听到对方的声音,你整个人就是流动的,当对方说出自己观点,你就能给对方当下回应,于是有了沟通,有了沟通,那么也就有了好的关系。所以放下固着最好的方法就是去看见它、经验它。像看见枯叶落下来,不去对抗冬天,让它自然流动起来。
判断是可以的,固着就有问题。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中,把自己人生固化在有限认知范围内,那就无法进步了,如果带着固着看世界会自我限制生命,让自己掉进无法自拔的深渊。
作业,如果想让自己人生过得鲜活起来,你就不要固化自己。
1.回顾你的前半生,看看自己有不有好马不吃回头草式经历,如果有回头看看那些草是否已经长出来了,不一定吃,但是可以灵活回头看看,借给此来训练自己的灵活性。
2.回顾一下过去曾经下过的人事物的结论,曾经给的判断是否是准确的,现在角度从新看看是否有变化。
世界无限,除非你自我设限。固着自己原来观点的人是不会变化的,只有放下固执的人才是鲜活的,充满变化的,所以,困扰我们的并不是外面的难题,而是内心那些固执的想法,人生本有太多难题,何必再为难自己!放下固执观点,放过自己!
总结:评判是可以的,但一定要加上时间的框架,随时间的变化,你原有的判断也许会跟着更新,不再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