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农夫站在田里;
小小农夫站在田里;
他把种子泡在田里,泡在田里。
种子就是这样生根,
种子就是这个发芽,
种子就是这样长大,慢慢长大!
开学的第一天我们一起开始唱《小小农夫》的手指谣,好几个好奇的孩子就问老师,我们怎么唱这个歌呢?
老师说:“我们以后的每个星期二会一起上农耕课”,“啊,那要怎么做?”
“等明天到了就知道咯!”
“老师,这个是什么的种子?”当老师拿出新的种子时,全部的孩子都围过来了!
“大家有和爸爸妈妈种过种子吗?猜猜看是什么种子。”
“我觉得是玉米种子,我知道这个是胡萝卜,这个是兰花菜,这个是南瓜,这个是白萝卜,这个是白菜……”
“哦,原来它这么神奇啊,那我们把它种下去,看看它到底能长出什么来!”
开始的第一步是要清理菜地原来的杂草,老师说“这个可能需要几个力气大的朋友来帮忙”,“我的力气很大”,安安、小琪、云朵、几个大孩子就自告奋勇的开始工作。
大家把原来的辣椒树从土里拔了起来,一个人拔不动时云朵️帮着安安一起来拔。小琪干的也特别卖力,当他把辣椒树交到下面的小点的孩子时是那么的自豪!“静静你把它拿下去摘辣椒,我来拔,我力气很大的”!
湛湛本来不想参加,看到大家那么有趣,自己也开始拔草。“哈哈…你们看,我把它连根拔起来了”,欣燃马上去拿来菜篮子,女孩们就把辣椒树的辣椒摘好了……
孩子们各自选好了浇水工具,沙池里的玩具全部派上用场了,大家都想用大的锅,也有的找到了小洒水壶,三个人一起找了个大桶子一起抬……
晴晴和静静各自选好了一个大锅,接水、爬坡,居然没有让水洒出来…
老师每人都分到一些种子,大家把它们都种到自己选的地方。
“我们给自己的菜地做个标记吧”,暖暖刚听完就往沙池那边跑,一会儿就找到了个竹桶,有的是木头块,木头条,小树枝……做好了标记还要确认一下是否妥当了。
上学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种子长大没,“老师、老师,快来看种子长出芽来了”,一个孩子大声说,其他的孩子就都一溜烟的也跑去了,看看我的,看看别人的,用手指轻轻摸摸,“你看是三片叶子”!
躬耕的过程,不仅是与天地链接对话的过程,也是学习天地德慧的过程,是身心灵一体的全生命教育,包含了中国人特有的世界观,蕴含着中国人“做人教育”的智慧。
画湿水彩是最开心啦!
取水杯、毛巾、画板,清洗毛巾,水杯接好水,用水洗湿画板,叠好毛巾,取画纸,擦干画纸,取颜料,画画,再洗笔,清洗毛巾,放回画板和毛巾,清理桌面。一样一样的做,大家自己排队有序的进行。我们的新朋友六六和轩轩跟着大家一起通过自己的观察也能跟上大家的节奏。
“右手轻轻的握着我们的画笔先生,轻轻的带上颜料先生,眼睛看着画笔先生的笔尖,慢慢的从左边开始,从上往下画”,老师会带着大家一起画彩虹,也会按照“补正教育”里的方式来画,每个孩子都会有各自的特点。
当我们从上从上往下画时有些孩子就会在中间停留,有的用笔力度就很重,有的就会出现向右下方倾斜,有的就会从下往上画,有的画到一半时就随意开始涂鸦了,小小孩开始画圈圈……
孩子们新奇的发现不同颜色混合在一起出现的颜色变化,红、黄、蓝三种颜色在画纸上出现了橙色,绿色……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能敏感的对色彩的感知,同时也会有意识的去控制手用笔的力度,眼睛跟随笔尖移动能锻炼手眼协调的能力,大家并不要求最后的结果,自然的过程中,老师也能看到孩子们不同的状态。
“老师看我做的毛线球,我还要做一个“天使之眼”,有的孩子叫它“蜘蛛网”,“我要用这个颜色,我喜欢橙色的…”
孩子们做的越来越美,我们用大家一起做的装饰我们的教室和餐厅。
我们做的毛线球变成了小兔子,变成了毛毛虫…“天使之眼”变成了我们的风铃。
为什么我们要做手工呢?
其实很多能力是从做中习来的,孩子们通过观察,通过听和看来思考,通过做来验证。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去看,如何去听,观察后怎么去做,思考的能力,做的过程中也许是不对的,反复的再去看、听、思考,意志力得到锻炼,在遇到困难时不是放弃,而且想办法怎么再去做好,培养耐力、抗挫折能力。只有通过观察和做的同时更能培养孩子的基础能力!
在做的同时孩子们完成时会有很好的成就感,这个成就感给孩子带来了自信心。对于做的兴趣孩子们都有了很好的发展。
孩子们天性自由,不想被拘束。
只要出去玩大家都很开心,“哇塞,我们只用了35分钟就走到了一直玩的大树这里呀”,想想一年前我们要走一个小时以上。即使下雨我们也撑伞出去,我们观看望月公园水池里的鱼,停在树枝上的鸟,听鸟的叫声,闻荷花的清香和不同花朵的味道。“这个我闻到了苦味”,暖暖说。“是的,我闻到了臭臭的味道…”!
我们爬树,爬石头,收集树枝、树叶,发现很大的喜鹊窝,在树下安静的看了好久。一起玩游戏,一起吃点心,一起品尝花蜜的味道…
听觉、嗅觉、味觉、视觉、触觉、平衡觉…都在这里得到了发展!
我们的身体也得到了锻炼!
在室内孩子们自由的群体活动,场景的搭建,故事的编排,自由的阅读。大孩子的创建,小孩子的模仿,其实也其乐融融!
“老鼠偷油”,“老鹰抓小鸡”、“老狼,老狼几点钟”……各种游戏大家也一起在教室里玩起来了。全员参加,六六和轩轩也跟着大家变笑边跑,暖暖笑成了表情包。
“老师,我的蛋糕做好啦”,“我要抄菜,帮我找点白沙来”…沙池里的构建游戏似乎永远都玩不完。
孩子们吃到自己亲手做的点心格外的香甜,暖心的孩子们还要将自己亲手做的带回去给爸爸妈妈品尝一下。
“老师我去楼下去饭菜”,每次用餐前孩子们都很积极的帮大家取餐。大孩子带着小孩子一起来做,每当老师带着大家经过楼下孩子时,大家都是昂首挺胸,仿佛心里在说“看,我们是大哥哥啦,我们可以自己去餐啦”。我们自己取餐,自己洗碗,洗餐垫。“老师我来拖地”,做的快的哥哥姐姐们会自己主动帮助大家一起做清扫工作。
发自内心的驱动力其实是做好事情更好的动力,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也能带来内在的成长。
内心的成长其实也很重要!
谢谢孩子们的陪伴,纯洁的她们并不太在意外表的美丑,更多的会直指人的本心,每一个都是我爱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