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某位作家在豆瓣上最后的一篇连载,呼出一口气,突然觉得好压抑。
作者自营一家书店,经历过失败,之后崛起,现在正经历另一场失败,从刚开始的愉悦,到最后的压抑,无非在印证着纸质阅读的落寞。
因为经常搬家,为了减少负担,我尽量的少买纸质版的书籍,电子阅读的普及及便捷着实方面并且实惠,而正因为很多人都在有着跟我一样的想法和做法,导致实体书店的难以支撑,我并不是阐述电子阅读不好,而是在婉转可能我们有更多办法去挽留书店,而我们却没有落实。
所以作者说:做书店是一条可以看得到尽头的路途。
因为是连载,所以在作者经历坎坷的时候,会有很多情绪化的内容,都是在呐喊现在快速发展的社会如何能够拯救这种坐下来读书的慢文化。
而我们应该怎么拯救?
很多书店,包括连载作者都在无奈,她的出发点是做书店,而为了运营书店,不得不在书店里面装了一个咖啡厅,做书店的就要考虑咖啡厅的质量和服务,这本就是一种无奈。
还有无奈的是,很多人并没有多少热情去书店坐一坐,包括我身边,大部分的人都生活在上班,下班,朋友聚会,如果这些都没有,就躺在家里,抱着手机过了一天,这是很多工薪阶级的写照。
很多人觉得无聊,却不想要去看书来打发无聊的时间,去书店无非就是摆几张姿势,发个朋友圈,书带来的只是表象,而非内在。
所以很多书店都在想方设法的吸引更多的人喜欢读书,他们组织各种活动,不需要太文艺,也可以很疯狂,这些组织活动的精力大部分都不是为了盈利,更多的是让更多的人参加其中,让更多的人知道,其实无聊的时间,可以逛一逛书店,坐下来,真正的去看一本书,这就是他们自营书店的意义。
说到意义,看书的意义在哪里,有人会反驳,我所做的工作跟我之前所读的书已经饱和了,我没有必要非要读一些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意义的书。
举个例子,微信朋友圈,很多人都喜欢转载一些励志鸡汤短文,之前也有一篇爆文《读书的意义》,里面就有一个小故事。
一个小和尚跟着老和尚打禅修行,老和尚让小和尚那天早上读《三国志》和《道德经》一些他说并不能全部看得懂的书,于是他问老和尚。
“我每天都按时读书,但我为什么从书里体会不到你说的那些哲理?”
老和尚笑着并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只是把装煤炭的竹篮子递给小和尚说:“你用这个篮子装满水拿到我这里,你就明白了。”
小和尚半信半疑,然后拿着篮子去装水,但篮子根本装不了水,等到他把竹篮拿到老和尚身边的时候,竹篮里的水已经漏的一干二净。
老和尚说:“你为何不跑快一点。”
小和尚试了几次,依旧不行,他气喘吁吁的看着老和尚,竹篮依旧空空。
“你再低头看一看竹篮。”老和尚说。
小和尚才注意到,虽然竹篮里没有水,但竹篮上原本沾有的煤渣和灰尘都被冲洗干净。
老和尚说:“读书的意义就是,不是你觉得你读的书应该对你有什么意义,而是它已经在慢慢影响着你,让你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
如果我们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一个原因和结果,那读书就是一件没有原因和结果的事情,它影响你的远远超过你预期想要的。
那位连载的作者在呐喊着纸质阅读的落寞,但同时还在坚持着,她不畏惧失败,因为她爱书,她希望更多的人爱书,糟乱的世界太多的喧扰,不如坐下来,选择一本好书,体会时间的静止和内心的平和。
不要让实体书店变成一条可以看的到尽头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