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都·深圳大件事讯记者陈文才报道, 2月21日下午,新学期第四天,深圳市宝安区一名13岁男生在家附近坠楼身亡。据家长反映,出事前男孩被班主任要求在家完成寒假作业。男孩出事后,家属陆续发现4封遗书,被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地方。经宝安警方调查,初步认定系高坠事故,排除他杀。宝安教育局已责成校方全面配合公安部门展开调查工作,积极协助家长做好善后工作,及时开展生命教育,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全面保障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真的不想看到这样的令人痛心的事件发生。在这里且不说谁来承担责任的问题,单是花季少年生命的陨落给家庭带来不可逆转的永久性伤害,就让人难过惋惜不已。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就这样没了,他的父母该是多么悲痛啊!这起令人心里滴血的悲剧虽只是一个特例,但它却给全社会以深刻的警示,在悲痛、惋惜之余,是不是应该去思考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在哪里。
当今社会,大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围着孩子滴溜溜转,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对孩子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时时处处事事都以孩子的意志为转移,养成了孩子唯我独尊的霸道个性。尤其是当孩子犯错时,家长们不是去引导、管教,而是不以为然地总以孩子还小为由迁就、顺从,无形中造就了孩子从小是非不分、任性、耍小脾气的坏习性。还有,不管做什么都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代劳,眼看孩子自己力所能及会做的事情,也不让去做,久而久之就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试想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的心智、行为能成熟吗?这种养尊处优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一旦踏入学校或是将来走向社会,很难适应新的环境,很难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或是工作任务。当面对困难时,这种人只会自怨自艾,只会逃避,严重者则走向轻生的不归路。
我不由想到了我们60后这一代人,那时家家户户孩子们都多,父母哪有精力财力物力去娇生惯养啊,给孩子们说话哪会轻声细语?基本上是吼叫式的命令。做对了也没有表扬,因为那是你应该做对的;做错了就挨巴掌没商量,谁让你不用心呢?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一个个反而长得又结实又懂事又能经得起风风雨雨。就拿穿衣服来说,都是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缝缝补补,到最后那补丁摞补丁的衣服都看不清本来的颜色了。就这样于无形中培养了孩子们不攀比爱节约的生活习惯。
上学以后,对老师毕恭毕敬,老师的话如同圣旨。这源于父母给老师说的,孩子有错只管严厉批评教育甚至惩戒,家长绝不护短。因此,那时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超强,绝不会因为老师的批评惩戒而有想不开或走极端的想法做法。我记得上初二时,冬天的一个早上,我们通生(就是回家吃住的学生)迟到了十几个人,班主任让我们这些迟到的同学一字排开站在教室的前面,让没有迟到的学生拍手欢迎,男生都拍手了,女生却没有一个拍手的。老师责令那些没有拍手的女生全部到操场边的河滩去受冻,接受惩罚。且不说老师的处理方式对否,但被批评和惩罚的学生没有一个恼恨老师的。
还有一次,一个学生上课不只因为什么犯了错,班主任批评他,他反而跟老师顶嘴,老师气不过,就拉他出去,这个学生抱着桌子腿不出去,结果老师连人带桌子一块强拉了出去。且不论老师这种行为是否恰当,要是放到现在,学生可能会感觉老师损害了他的自尊,回家再告给家长,家长还不到学校闹翻了天?如今的学生为什么心理素质那么差,不就是从小没有受过一点挫折和惩戒吗?他们的心脆弱得如同玻璃,不敢碰,碰不得,一碰就可能天翻地覆。
今天,深圳宝安区的这一悲剧警示我们,加强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温室中,心理难免脆弱,经不起一点风吹浪打,缺乏抗挫能力,就因为老师让回家补写作业就想不开而去轻率地结束花朵般宝贵的生命,怎能不令人们痛惜呢?
那么,应如何加强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呢?
我认为这是家长和教师两方面都要努力做好的事。作为家长,对待孩子要严爱并举,讲究原则,不能娇惯溺爱孩子,以免使孩子养成诸如没有责任心、没有自我约束力等不良习惯;作为教师,要通过举行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塑造完善的人格,特别是在挫折面前,要使学生端正态度,树立信心,增强抗挫能力,懂得珍爱生命。
愿悲剧不再重演!愿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