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坏人人都懂。徐盛、丁奉两人方才喜气洋洋准备接头令呢,现在顿时变成了一对木头人,你对我看看,我对你望望。
搞了半天不是叫我们去打曹操,而是去杀孔明,这种令箭怎么可以接呢?岂不要被天下人唾骂!尽管大都督过去曾与诸葛亮有嫌隙,但此番孔明帮我们借到了东风,再大的怨仇也可以一笔勾销了。还是让我们出面给孔明讲讲情吧。
徐盛开口道:“请问都督,诸葛军师身犯何罪?”
“不必多问,听从将令!”
“大都督,纵然诸葛军师犯下了弥天大罪,看在他今天借到东风这桩特大功劳的份上,让他将功赎罪吧!要是这功劳还不够的话,小将们愿把过去多年来立下的汗马功劳统统加进去。倘若还不够的话……”
这怎么说呢?
“那,那就只好先欠一欠。”
――倒象买东西似的,还可以欠帐呢!
“待等赤壁破曹之后,再把咱们在这一仗中的功劳抵进去。”
――就象赚到了钱,马上还清债务一样。
“请大都督看在小将们的份上,饶了诸葛先生吧!”
鲁肃听了这几话,怒气平了三分。心想,讨情讨到这种程度,还要怎么样呢?
再对周瑜看看:听见了没有?你的主张别说他们不赞成,就是吴侯也不会同意的。枉为都督,毫无仁义之心,蛮不讲理,哪里比得上你的部下那样通情达理!因此道:“把下官的功劳也一并加进去!”
――这下本钱大了,谅必赎一脑袋没有问题了。
不料今天的周瑜对孔明已到了不得不杀的地步了,你们越是讨情,他要杀孔明也就显得越迫切。
他想,鲁肃是我多年的至交,一向深相契合,如今却老是追随着孔明而与我悖逆。这倒不去说他,因为诸葛亮是他去请来的,他绝对不肯得罪孔明。
令人痛心的是,我手下的那班文武也不分敌我,也都对孔明深有好感。此番他一借到东风,肯定有人对孔明愈加敬崇备至,佩服得五体投地,心都被他收去了。
徐盛、丁奉是我的心腹护卫,现在居然敢于不接我的将令,却如此赤胆忠心,言恳词切地为诸葛亮求情,那还了得!
今后我与孔明在战场上对阵,他只要对我这边一招羽扇,嘴巴歪一歪,我的大将散的散,降的降,还能作战吗?这个敌人何等危险!
所以周瑜更恼怒,脸色铁青,楞眉暴目,厉声斥道:“叱!大胆匹夫,竟敢违抗本督将令!若不将诸葛亮首级拿下,休得来见本督!”
说罢,气咻咻将令箭往下唰地一丢,起身就往内帐拂袖而去。
鲁肃连忙提袍跟到内帐。“都督,军师向上苍借到东风,其功非小。理应将他迎下坛来,设宴庆贺。怎奈反要将他斩首?看在下官份上,把将令收回了吧!”
周瑜对他看看:事情都坏在你这踱头身上。若无你在中间阻挠,十个孔明都被我杀掉了。今天是最后一次机会,放他回去,后患无穷。不是我周瑜与他有什么个人冤仇,我是为了江东的太平,无论如何不能让他留在人世间。
大都督对鲁肃也满腹怨愤。朝他白了一眼,袍袖一掂:“休得多言,与我退了出去!”
鲁肃不防遭到如此训责,这下好人发鲠劲了。
心想,好,你忠言逆耳!我也不来向你磕头求拜。我去把徐、丁二将叫住:不要去,偏偏不去!大都督降罪,由我承当;把令箭给我好了。
要杀诸葛亮,先杀我鲁某人。你倒杀杀看!你敢在大帐上当众宣布我罪状吗?肯定没有一个人会说你对,大家都帮我讲话。哪怕和你扭架到南徐,在吴侯面前评理,我也不怕你的!
鲁肃脚一跺,须髯一甩,返身回到寝帐。
一看,啊呀!踱头身子僵住,两行热泪。
原来徐盛、丁奉已经接令而去了。
正是:哭断肝肠全为义,恨绝肺腑只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