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整理书,发现杨其昌老师的两本书《晚霞集》和《苍洱子诗稿~第五集》。
杨其昌老师,是爸爸的诗友,已经80多岁。那次是大家在我爸妈家诗词沙龙聚会,我正好有空参加,遇到杨老师。
杨老师是云南人,退休后随女儿在上海居住。他的战友陈老师是爸爸的好朋友,经她介绍,爸爸认识了杨老师,杨老师和我爸一见如故,大家很投缘。他个子很高,瘦而精神,两只眼睛也很有神,没有老年人的浑浊,不像他这个年龄。当时他戴着一顶黑色呢子礼帽,穿着黑色的呢子大衣,看上去气度不凡,儒雅淡定。他是民国时期的大学生,才思敏捷,国学功底很好。
当大家积极讨论问题时,杨老师坐在角落耐心倾听,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人。当大家讨论后,他也会找机会不紧不慢说出自己的观点,可以看出大家很尊重他。当他与别人观点不同时,他也是一副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的样子,很尊重别人,看得出他不是非黑既白的思维,后来聊天中发现他在政治上很有自己的观点。我听爸爸说他之前在某地级市是当宣传部长,出了好几本诗集,而且还当过大学里马列主义教员,看到这里,大家不要想到马列主义老太太,他可不是这种人。以他的诗为证:
《痛定反思》
呻吟遍野尽哀嚎,莫怪天亏地亦攻。
豆腐渣工程造孽,孤家笔决策生凶。
千年大计台阶堵,一世虚名宝贝通。
若是崇官心太重,以民为本必成空。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几次聚会都没有看到他,大家很想念他,就打电话给他女儿,想问他的近况,他女儿说他今年走了!原本他打算出新书,要爸爸给他审稿,没想到那次见面成了永诀。听了这个噩耗,大家都感到非常的震惊和悲痛,当时爸爸读出了这两句诗:
捧读君诗悲未已,教从何处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