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 星期四 阴
10月的最后一天,这个月就这样悄然生息的结束了。
今天看了神州19号三位宇航员的背景,他们三都出身于普通家庭,甚至还有出身农民家庭的,家庭贫穷,靠自己的努力,闯出了属于自己的天空,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也算是涅槃重生,也给我们普通人,尤其我们普通家庭的孩子照亮了前行的路,通过努力,没有背景,你也可以活得很不一样。
三人全都来自普通的家庭,起点也跟大多数人一样。没有高贵出身,也没有过硬背景,却由一介凡人,最终飞上太空,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每个人的命运起落,其实都是有迹可循的。
而从他们各自的成长经历中,我发现了普通人改命最稀缺的三种能力。
宋令东:触底反弹的能力
90后,出身于山东菏泽一个农民家庭,家境贫寒,小时候曾和父亲一起进城收过废品。物质虽贫乏,但年幼的他却有一颗改变自己命运的火热之心,他没有被他的出身定义,通过自己不懈努力,2020年,一路过关斩将,顺利加入中国航天员队伍。从此,他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除了理论知识,体力以及心理素质的锻炼一样都不能少,然而,命运似乎跟他开了个玩笑,第一次飞行选拔,他因心理素质不过关落选了,打击确实不小,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会一蹶不振。他却没有抱怨,没有放弃,首先问自己:哪里出了问题?总结是:自己的性格太急躁,落选很正常。一名优秀的航天员心理素质一定是过硬的,才能在困难来临时临危不惧,稍有不慎,执行航天任务失败是小事,关键是会有丢掉性命的危险。此后,他爱上了钓鱼,不断提醒自己,冷静,不能着急,要慢下来。在人生低谷阶段,他克服了他急躁的心理,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选上了。
他的成功入选给我们普通人,普通学生学习是个很好的例子。我们通常在做不好一件事或考试失利时,多数人是抱怨领导,抱怨自己的父母背景不好,抱怨题难,很少有人说自己的问题,更不愿意去分析自己的内在问题。人与人的差距也许就在这里。而并不是你的出身,你的背景。
作家塔勒布曾将人分为两类:一类人遇到不如意的事,就变得像玻璃球,掉到地上就会摔得粉碎;
而另一类人,会像橡胶球一样,掉在地上不仅不会坏,反而因此弹得更高。
前者会在打击下溃败不堪,后者却总能在痛苦的挤压下越挫越勇。
当你身处低谷时,不妨学会做一颗橡胶球,保持反弹的能力。
别因一时坎坷,就逃避畏缩;别因一次失败,便缴械投降。
我们既然普通,没有背景,那就提高自己的心理韧性,直面人生的重重考验,才能在愈挫愈勇中,实现逆风翻盘。
宋令东值得,他是我们普通家庭孩子的榜样。
王浩泽:不断进化,打破传统的能力
她是女性,对于女性来说,需要克服的问题可能更多,考察更为苛刻。她的家庭相对其他两人要好些,他的父亲是一名普通警察,母亲是一名中学老师。从小成绩优异,体育成绩也一直优秀。高考那年,她以高分被东南大学录取,专业是热能与动力工程。大学期间她学习更加努力,不仅获得了国家奖学金,还得到保研的机会。研究生她选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等离子体爆震。
很多同学老师都很惊讶,她却表示,自己想多学一点新的知识。
毕业后,同学们大多去了电力设计院、核电站等与能源相关的单位就业。
她却想着继续尝试新的探索,于是把简历投给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在那里,王浩泽从事火箭发动机预研工作,并很快上手,没用多久,就成为单位里的技术骨干。
后来,当国家选拔第三批航天员时,她又踊跃地报了名。
航天员的训练,对一个女性来说,非常艰苦,她却咬牙坚持了下来。
有记者曾问她为什么会选择这条路。
她回答说:“我喜欢挑战未知领域,享受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的成就感。”
正是这种永不止步的进取心,让她得以不断开拓自身边界,进化得更加强大。
现在的她,已经飞上了太空,给自己的履历又添了一笔浓墨重彩。
董卿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开拓而不是固守,无论何时,我们都不应失去前行的勇气。
不断进化,是一个人最大的生存底气。王锐泽就是最好的诠释。如今的家长,老师一直给孩子灌输,读热门专业,读名牌大学,将来才会有竞争力。理念开始就是错的,毕业生如此多,就业一年比一年难,简直是雪上加霜。我们作为家长是否应该思考我们给孩子的教育应该是多元的,多维的?打破传统的认知,要有持续的学习能力,不管你学啥要有持续的进化,持续的学习能力,除了学习,其他都是浪费时间,真的不适合如今这个年代的认知。改变我们得培养人的理念,给孩子多方面的锻炼,给他犯错的机会,让他自己取探索未知世界,即使浪费时间,走了弯路也值得。重要的是如何扭转这个过程,让他从中学会分析解决问题。从生活中学会解决问题,潜移默化运到学习中,这就积累经验,积累多了,就会应变,这才是我们要做的。不能眼里只有学习,学习才是正事,其他都是浮云。因为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你会的技能越多,人生的选择权就越多。
学会主动更新自己,不断迭代知识、技能、思维……
当你能不断打破自身边界,持续进化,自然能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蔡旭哲:不断归零的能力
清理掉你的缓存,适时把自己归零,才会不断追求卓越,在归零之后取得新的成绩。
哪怕已有的成绩和荣誉再耀眼,都属于过去。只有忘掉它们,你才能避免被捆住手脚,做出一番新的成绩。
在本次神舟飞行乘组里,蔡旭哲是年纪最大,也是经验最丰富的。
他的履历,也同样光彩夺目,神州十四号,他在太空中呆了半年,出色完成了许多航天科研任务,返回地球,获得无数荣誉。然而,鲜花和掌声过后,他并没有沉浸在喜悦中,更没有躺平,迅速调整自己的身体,恢复锻炼,给自己的所有归零。他说:我要重返太空。
在很多人或很多学生来说,取得一点成绩,终于可以放松休息了,尤其现在的罚学生,我终于熬过了高考,可以放松了。大学正是学知识最重要的阶段,高考那么紧张过后,他完全迷失了自己,沉浸在过去的喜悦中。风反应过来,自己其实落后了更多。就是自己没有即使调整自己,及时不能调零,不能活在当下,总是在回味过去。我们应该引以为戒,尤其普通家庭,普通孩子更是如此。每一个阶段都是归零,重新规划自己,自己所取的成果或短暂得成功都是激励自己继续奋斗,背负着过去的辉煌赶路,步子只会越来越沉重。空杯子才会装更多的水,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空杯子,都有每个阶段要做的事情。蔡旭哲就是这样,才会在22个月后,再次成功入选并完成自己定下的目标。如果他因为第一次的成功沾沾自喜,不归零,不重新启动,会有今天的再次登太空吗?
三个人,三种能力。也是我们普通人可以达到的,同时也是我们普通人最欠缺的能力。神十九三位宇航员的人生经历也表明:人只有持续成长,才能让自己永远稀缺,不可替代。
从现在开始,重塑心态,主动进化,逼自己不断突破。
不要停下前进脚步,也别给自己设边界,你终能不断超越自己,过上想要的人生。
我自己也要反思:教育孩子也要不断充电,有归零的心态,孩子的每一次成长也是我们家长主动进化,不断突破改变自己的过程。孩子得每一次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和他一起进步,帮他一起度过。相信这样的孩子是充满活力,有责任,有担当的,过上他自己想要的人生。
要相信:你可以,你的孩子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