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媒体报道,知名作家琼瑶在淡水区住家内轻生身亡,享年86岁。
琼瑶的63岁儿子表示,母亲留有遗书,交代秘书中午回家看看,入屋后才赫然发现琼瑶已在房间内轻生。
秘书见状立即通知119,但救护人员抵达时,发现琼瑶已无呼吸心跳,明显死亡,因此未将她送医。
她的社交媒体更新了一则“遗书”,“我不想听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为这最后的大事‘作主’。”
她说:“不要哭,不要伤心,我已经翩然过去了。我是火花,我已尽力烧过。如今,当火焰将熄之前,我选择这种方式,翩然归去。”
她说:“相信人间有爱,初心如昨。这是我最后的选择,时间已到,不会更好,不拖累所爱,也超越病魔,我心翩然自如奔放快乐。”
从她的字里行间,一言一行,我们能看到,虽然面对死亡,但她的内心是快乐和从容的,这是她最后的选择,她选择了有尊严的离去。
她的一生活过了,不曾辜负此生!
琼瑶生于战乱、长于忧患,童年受尽流离之苦,少年尝尽愁滋味,爱情到访却百转千回,所以写作成为了她生命中的伊甸园、避风港。
琼瑶,这个名字,如同一抹温柔的光,照亮了无数人的青春岁月,从《一帘幽梦》的浪漫缠绵,到《还珠格格》的欢笑与泪水。
她的作品不仅仅是纸上的文字,更是心灵深处最真挚的情感共鸣,陪伴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让我们在故事中找到了自己,也理解了爱。
她的书和影视剧陪伴了我们无数80后,90后的成长,让我们的童年不再那么孤独。
在我的脑海中至今还萦绕着每年暑假坐在电视机前追着《还珠格格》的画面。
经典依旧在,人已驾鹤去。
琼瑶的离去,以一种近乎诗意的方式,让我们不得不正视那个似乎总是被刻意回避的话题——死亡。
在现代社会,衰老与死亡,如同两朵带刺的玫瑰,美丽却又让人不敢轻易触碰。
人们往往因恐惧而避而不谈,但正如日出日落,四季更迭,生命的轮回,是自然界不变的法则,死亡,亦是每个人生命旅程中,无法绕过的一站。
我们的一生要经历成长、成熟、衰老的过程,身体的细胞会老化凋零,大脑的功能会变得越来越退化。
老年性认知能力减退最典型的表现是记忆力丧失,最后身体虚弱,身体染上多种慢性疾病。
当岁月无情地流逝,当皱纹慢慢地爬上脸庞,当青丝已变白发,当健步如飞变得蹒跚而行。
衰老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善待生命,如何善待生命的后半程?
学会从容地告别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知道如何面对死亡,才更有勇气去面对眼前的生活。
在我们的成长教育过程,对于死亡教育的缺失,导致我们天然的恐惧死亡。
以至于,当我们面对家人、朋友,甚至自己的离去时,只能机械地推进着治疗进程,恐惧地面对着余下的生命。
生命教育一定包括爱的教育与死亡教育,因为生命本身就包括死亡。
如果回避讨论死亡问题,如果不能真正地认识死亡,当死亡来临时,我们就很可能陷入恐惧之中,甚至崩溃。
陈晓峰说:“没有认真思考过死亡的人,本质上都是活在侥幸之中。只有面对并正视死亡、从容接纳死亡的人,才能有真正高质量的生活。”
在中国,每年至少有成百上千例濒死抢救案例,人们一生75%的医疗费用都花在了最后的无效治疗上,有时甚至会为延续亲人几天的生命而倾家荡产。
作为幸福指数的核心指标之一,中国的死亡质量却在世界排名极低。
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局面,一方面是因为医生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治疗病人,永不放弃,放弃就意味着失败;
另一方面是因为家属背负了巨大的情感压力,觉得即使倾家荡产,也不可轻易放弃亲人,放弃就意味着不爱、不孝。
而此时,病人自身已经丧失了决策能力。
结果就是,人们的死亡已经被过度医疗化了,这不仅给当事人及其亲属带来了折磨,还导致了医疗资源的过度消耗。
要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就需要对自己的临终负责,清楚地思考如何面对不可逆转的衰老与死亡,如何告别人世,补上人生重要的一课。
当然,要改变这一点,除了个人,还需要我们的社会以及医疗系统共同努力。
在肯·希尔曼的《从容的告别》中,深入探讨了衰老与死亡的相关议题。
书中详细描述了衰老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挑战,如跌倒、认知能力退化、虚弱等,并分析了为什么我们很难优雅地谢幕。
这本书打破了我们对衰老与死亡的固有印象,让我们意识到这些过程并非完全不可控,而是可以通过积极的心态和合理的规划来更好地面对。
书中通过一个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以及面对死亡时,那份超越生死的宁静与从容。
它教会我们,如何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能以一颗平和的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珍惜每一次的相遇与别离。
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告别,不是结束,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是爱与记忆的延续。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次对生命的深刻反思,更是一次心灵的慰藉。
衰老不是一场战斗,而是一次旅程,我们应该学会享受这段旅程中的每一个瞬间。
面对衰老与死亡,我们无需恐惧和逃避,而是应该以一种更加积极和乐观的心态去迎接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