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伤逝》是其为数不多的以爱情为题材的作品,同时也是爱情题材里为数不多的将爱情狠狠揉碎在现实的作品。富家小姐子君下嫁穷小子涓生,看似打破阶级桎梏奔向爱情的美好,实则坠进柴米油盐的深渊。
初识的二人心灵相通。子君娴雅纯净,知书达理,涓生也是才气醉人,两人相谈甚欢,乃至暗生情愫,仿佛是说书人口中的才子佳人那般登对。故事也确实向那个方向发展了——二人不顾亲朋好友反对,毅然结合。子君为此与家人断绝来往,涓生也绝交了对此有异议的朋友。鲁迅先生在文章中的细腻描绘,使读者也不禁沉醉在这动人的青涩爱恋中。
然而好景不长,生活的难题渐渐浮现。子君本是富裕人家的金贵小姐,烂漫的青春最初未尝染阳春之水,过的是书香环绕、探讨哲思的日子,对于爱情的想象也只在于抛却世俗的二人缠绵。然而真正的爱情难免于世俗,柴米油盐的味道也驱散了书香,成日操劳家务的子君已没有时间去看书了,对于爱情的浪漫也无心无力去调剂。而后来涓生的失业更是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不知不觉中,曾经交心的子君不知怎的成了涓生的累赘,涓生越来越不爱待在家中,甚至想到了子君的死。最后的最后,涓生与子君坦白了自己的想法,提出离婚,子君没有哭闹,只是安静地走了,并在后来传来子君死去的消息。一段萌芽于青春的爱情,终于在柴米油盐的烟熏雾缭中枯萎。
鲁迅的《伤逝》读来令人沉痛。玫瑰不能当饭吃,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无法支撑想象中的美好生活,这值得每一个热恋中的青年男女深思。对于爱情的思考,不能只停留在步入婚礼殿堂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