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二选一”的困境

娃自己解决不了冲突,冲突升级了,该插手时就插手。

就像经济学里说,市场很聪明,好像有个“无形的手”在引导它规律运作,但市场也有失灵的时候,所以市场还需要“有形的手”,也就是国家的宏观调控。

对娃来说,“有形的手”是社交能力,“无形的手”是大人干预。

但是,我说的“干预”不是当法官,因为大人的眼睛也不是尺,经常也断不了案。

我觉得啊,这时候可以用科恩提出的游戏力方法,非严肃地化解冲突。

比如你可以说,哎呀,这里堵车了吗?谁愿意当警察,指挥一下交通?

小男孩都不会拒绝当警察吧?下来指挥另一个娃先滑的人,表面上“让步”了,但心里并不会那么委屈。

我只是举一个例子哈,没有什么标准的具体方法,所有你觉得可以缓解紧张气氛的说法,都可以。

再给大伙分享个新鲜的案例。前几天,千千在小姐妹家玩,小姐妹芒果想玩消防员,千千想玩警察,两人都是倔脾气,为了这个破事儿争得眼泪汪汪。

芒果妈妈从屋子里出来说,喂喂喂?这里着火了,呼叫消防员救火,呼叫警察来抓放火犯!

两个娃听了,喜笑颜开地按照这个剧本去演,一个人当消防员,一个人当警察,入戏很深。

两个娃的意见有分歧,绝大多数时候并不涉及原则性问题,解决方法也不一定是“二选一”。

有时候,为了想得到一个好答案,要先跳出问题本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