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年纪都有天大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天大的事。莫名其妙的坚持,旁人不能理解,自己深陷其中。
小侄子兴冲冲的跑回家,书包还没放好,就开始大声宣布新消息:“老师说要订牛奶!”
妈妈皱了皱眉,没有同意:“我们就不订了,家里一年四季不缺牛奶,而且你也不爱喝”。
“可是老师说要订,我同桌也订?”小家伙不满意,拔高音量据理力争,妄图改变结局。
可惜,小孩子有什么话语权呢?大人总是有更多道理,更懂得说话逻辑和漏洞:“老师没说必须订,同桌有需要,你没有。”
小孩子还不服气,大人又开始翻旧账:“怎么不想想和人家比成绩,竟在小事上较真。”
小侄子气鼓鼓的不说话,和大人沉默对峙,眼眶却开始泛红,心里明显不服气。
关键时刻,我挺身而出,自告奋勇要和小侄子谈谈,将想要发火的妈妈推走了。
我走过去和他坐在一起,开始循循善诱:“为什么想要订呢,同桌是因为家里没有才要订的,我们已经有了不是吗?”他同桌我们都认识,文文弱弱一小男孩,成绩很不错。
“可是人家都有我没有...”他小声道。
“你可以每天带一盒去学校,喝奶时间和同学一起喝”我也小声出主意。
“不一样,而且老师说了要订。”他嘴巴蠕动半天,发出气音。
“是因为老师说了要订,你才要订是吗?和什么牛奶没有关系对吗?”我心里有些明白了他的坚持。
“老师明天会在班里问的”他终于说了实话。
对于一个成绩不怎么突出,表现也平平的孩子,能因为认真执行老师要求,从而得到老师肯定,是十分值得开心的事情吧?毕竟他并不能从其他方面轻易获得这个了。
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来说,老师的话贵为圣旨,是需要严格执行的,原因和事情本身可能并无大的关联,有关系的是背后的认可和肯定。因为是老师说的,所以一定要办,特别是在努努力能办到的情况下。
对于大人来说,不过是一盒牛奶的小事,可对于孩子却成了天大的事。他可能会因为大人的反对而着急难过,可能会在老师问起时不敢抬头面对,可能会在其他孩子得到老师肯定时独自伤心,更可能在以后每个牛奶时间因为自己的牛奶和同学不一样而抬不起头。
哪里是牛奶呢?这是认可与肯定,是自尊与合群,这是一个孩子社交生态的大事件。怪不得他急得要哭,对于眼下的他来说,是天大的事了。
可是家里毕竟已经为他在网上订了牛奶,且本人也不怎么热衷,要大人监督才能喝完。这个牛奶还是不能订。
理解是理解,但不能妥协。钱是小事,浪费是大事。
“老师说牛奶对你们的身体发育很重要,最好每天都要喝牛奶,那听老师的话是不是要坚持每天喝,如果喝不完浪费的话,老师会不会生气?”我换个角度问。
“不能浪费,上次吃饭时候老师说不能浪费.....”他急的嚷起来。
“可是不浪费的话,你就喝不完两盒牛奶;浪费的话,老师知道了一定会不高兴,甚至批评你,那怎么办呢?”我把问题抛给他。
“你想要老师批评还是表扬?”大人开始狡猾的偷换主题。
“不想批评...”
“那就是想要表扬,也就是说听老师的话不浪费,可是老师又说了订牛奶,怎么办呢?”
怎么办呢?他自己深思起来,半晌提出建议“要不我们问问老师?”
“好主意,有问题就是要问老师啊!”我立刻赞同并起身去找手机。
我给老师去电话说明情况,并请她将最重要的那句再亲自和孩子说一遍。
挂了老师电话,小家伙又高兴起来,兴冲冲的跑去找他奶奶,宣布老师的最新指示:
“家里有订牛奶就不用在学校订了,不能浪费!
老师说的,老师打电话和我说的。”他又洋洋得意起来。估计明天也会原封不动的和同学炫耀。
妈妈和我说,还是你有办法。
我哪里是有办法呢?不过是经历过罢了。
经历过,所以就理解。
小时候每次老师点名催交资料费都不啻于一场公开徒刑,那无用的自尊和不想被同龄人看轻的要强让人窘迫羞愧到恨不得在墙壁上凿个洞,躲进去再不出来。
明明是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在当时却成了天大的事情,总要等把钱补交上去才能再次昂首挺胸,才能自若谈笑风生。
那些当时看起来天大的事现在回望也都不值一提了。当时也曾埋怨怪怼、自怨自艾过,现在想来,如果早期经历的挫折磨难,遭受的痛苦难堪,可以在这样的时刻让爱的人免受其扰,也算是有其价值,不但不该怨恨倒是应该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