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家了。

  家的意义

    家对于你的意义是什么?

  家对于奥德修斯来说,历经10年漂泊依旧要回到的家园;家对于郝思嘉来说,那片红土地就是流淌在血液里的生命;家对于沈从文来说,就是那一片湘西的风土人情……

    对于我来说,家是叶子欠了欠身子落到的一片圣地。

    不管在校的日子多么繁忙或是悠闲,总是记得很清上次回家是什么时候。这也正常,若是常回家,哪里需要像我这样记住上次回家是什么时候呢?

我们是大人也是小孩

   记得妈妈在考试的那几天打电话给我,对我说:“你什么时候放假啊?小学生都放假回家了。”是啊,在他们眼里,我们这些大学生还是会和小学生一样。其实这只是一种落寞感或者是迁移。别人家的小孩已经回家了,那我家的小孩呢。

     大人经常说些互相矛盾的话,记得端午我说可能会回家,但是学校的作业好多啊。妈妈说,那就别回来了,好好在学校学习啊。可是现在呢,她对我说小学生都放假了,我知道她希望我回家,但是习惯含蓄的我们哪里可以把这些简单的话语说出来呢?

   可是没关系,我都懂啊。我们是法律上的成年人,也是父母眼里永远的小孩。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家里的老人已经八十岁了,他们的日子是倒计时。

 社会有的不仅是留守儿童,更有空巢老人。以前高中的时候,每个月回家一次。每次都会买东西回来给老人,比如暖手袋、袜子、水果。但是每次买回去,他总是说,不要乱花钱,把钱留给自己用,这些东西我都有。

    现在上了大学,一年回家四五次。对我们来说光阴似箭,对他们来说就是度日如年。每天的光阴不仅是无尽的寂寥,更要倒数我们回家的日子。

  后来我才明白,他们想要的不是物质的富足,而是心灵的饱满,而这样的饱满他们把它寄托在自己的子女儿孙身上。

   我一直记得那首《常回家看看》。

“我把你房间里的东西都洗了”

  回到家里,我就开始打扫卫生。他缓缓走进我的房间,告诉我:“房间我都消毒和杀菌了,蚊帐枕头枕巾我也洗过了。”

  忽然觉得自己多么自私,八十岁的老人,我竟要他让为我做这些事。想想每次回家都是他帮我铺好床铺,整理房间,做好饭菜。可是这次是我们一起把房间弄好的。

   他们记得一切你的喜好,你却说不出他们喜欢的某一样东西。

   我想变得更好。不想像小时候父母那样宠我,只要我在学习,什么事都不要我做。于是花了一个早上把卫生间、冰箱、橱柜都清洗过一遍。

     除了学会收藏感动,更要会创造感动。

   最近在看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其中《我的母亲》反复出现这样一个句子: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

     你的家人的音容笑貌不要只是拼凑的图画或者回忆,而是应该真真确确在你面前呈现。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