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抱抱妈妈”比“妈妈抱抱你”更神奇

    发脾气、急躁、乱摔东西,甚至乱打人……带过宝宝的人,这些场景应该都经历过。

      人的情绪脑在成年后才发育完成,即使在发育完成后这盖子还经常打开,更何况一个两三岁的孩子。

    我们先要认识到他们发脾气是很正常的,试着去接纳孩子的情绪。接纳情绪的方式有很多,今天我想分享的是:拥抱的力量以及智慧的拥抱。

    我家宝贝小的时候(2岁以前)发脾气,我经常的做法是,一,说“来,妈妈抱抱”,二帮他描述他可能生气的事情,并取得他的确认。基本做完这两步宝贝的情绪就基本稳定下来。

    后来我面临了挑战。差不多2岁半以后,我的第一步“来,妈妈抱抱”这句话有时不再被接受。分析下原因,一是孩子的自主意识强了,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被动安抚。(当然也不是所有时候都不接受)二是他发脾气的原因是“某件事情想做而没能做”,而这件事情可能正好跟妈妈相关,所以他抗拒。

    正面管教里有一张工具卡叫做:我需要一个拥抱。我吸取了这一条,并尝试使用。但我没有文邹邹的说,只是把“妈妈抱抱“换成了”你抱抱妈妈“,效果很神奇。

    还是举个日常的例子来帮助我说得更清楚。六顺托班放学后在一楼活动区玩,跟一个小朋友因为抢玩具而摔倒,跺脚,大哭!(一方面的摔的疼,更多的是没拿到玩具的不甘)

妈妈:摔疼了摔疼了,来,妈妈抱抱!(常用的共情)

宝贝:,我要打他!(冲着对方)

妈妈:妈妈知道你很伤心(继续简单共情,当时情境下也没空多说呀)打人是不可以的(其实这话当时说没用)来,妈妈抱抱。

宝贝:(情绪好了点,但还是继续哭,也还是忽略我的话,没有过来抱的意思)

妈妈:(两次无果,我尝试变换下方式)宝贝,妈妈看到你哭了,妈妈很担心你,你来抱抱妈妈,好吗?

宝贝:(带着哭腔)好。(然后过来抱我,抱到以后情绪也明显平静了)

    这个方法我试了好几次,每次效果都超神奇。当然,在此也特别提醒,如果孩子在你提出了两遍拥抱需求后还不回应的话,请不要着急,可以说“没关系,等你准备好了再来抱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