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牧阳
简书第75篇原创文章字数:1400字 阅读用时:2.5分钟
打开“牧阳的后厨”,精心为你烹饪每一道菜
1、电影讲了什么?
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搜索》讲述了女主角在“人肉搜索”下,因舆论压力过大而自杀的悲剧。
女主叶蓝秋因查出患有癌症晚期,心情低落,在公交车上没有为一位老大爷让座,此事被电视台曝光后遭到网民人肉搜索,舆论围攻。
受叶蓝秋事件影响,一些人的命运因此改变。
富豪沈流舒陷入漩涡;
阔太太莫小渝落荒而逃;
媒体新人杨佳琪借机上位;
记者陈若兮因此事件红极一时,最终却职场情场两失意;
男主杨守诚因此获得一笔意外之财,并与女主经历一场旅行;
女主则以自杀结束了这场闹剧。
杀死女主角的两颗子弹
电影从一件小事说起,抽丝剥茧,展现各阶层人们的生活场景,表现舆论狂欢中的众生百态和舆论致死的悲哀。从这部电影来看,杀死叶蓝秋的有两颗子弹——媒体和网民。
杀死叶蓝秋的第一颗子弹——媒体。
叶蓝秋不让座事件经电视台播出后,引发社会民众广泛热议,电视台更是以此为契机,大肆炒作。
先是调查并公布她的社会关系和感情状况等,甚至一度策划所谓的专家点评。为了收视率,提前让专家统一口径,调转枪口,统一朝叶蓝秋扫射。
面对奄奄一息的叶蓝秋,网民射出了第二颗子弹。
叶蓝秋事件被曝光后,网民们开始了狂欢,叶蓝秋成为人们共同的靶子,在人们的臆造中被妖魔化,成为人们炫耀道德,宣泄情感的工具。
叶蓝秋的身份证、照片等均被人肉搜索出来,周边人更是站在道德制高点对其冷嘲热讽,将其推向死亡的悬崖边上。
群体中的我们是乌合之众?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作为网民,没有人会承认自己是间接的杀手,因为他们自认为的真相已经占据心智。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中有这样的观点:“群体是最极端的,情绪会相互传染,他们很容易陷入偏激的情绪之中。群体用形象来思维,他们永远只看到他们认为应该看到或是他们希望看到的东西,群体惯于把歪曲性的想象力与为这种想象所引发的幻觉与事实混为一谈。在群体当中,观察力缺失、智力泯灭,生出了各种集体说谎的事件。”
“当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已经跑遍半个世界。”作为“吃瓜群众”,我们应该知道自己在信息的接收是有选择性的,我看到的,都是自己想看到的。
当我们接收到一个新信息,都会本能的、迫不及待的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去理解这个信息,否则就无法满足认知闭合的需求。让人很难受,很不安。这也就是心理学上的“动机性推理理论”。
因此,我们自身要要加强媒介素养,提高辨别力,力争做止住谣言的智者,避免自己的脑袋沦为他人思想的跑马场。
在强势围观之前,不凡“让事情飞一会”。
媒体:事情面貌如何展现?
作为媒体,片中记者陈若兮的那句话值得思考——“我们的工作是努力接近生活中的真实,可生活中的真实又是最不好理解的”。
媒体要加强自律。类似的网络炒作现象层出不穷,与媒体追求经济利益的驱动有着很大的关系。
媒体要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兼顾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媒体的重要生命线,作为社会信息的传达者,媒体应该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媒体应该有自己的道德底线,本着真实、准确、客观的原则,避免哗众取宠式的献媚,对网络话题和热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尽量客观真实的反映事实,较为完整的展示事情的面貌,因为,同样一件事,不同完整度的表达,就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反应,而情绪一旦失控,蝴蝶效应的威力不可小觑。
(如图:中间为真实情景,却可以被处理成左右两种情况,传递给受众的是不同信息。)
作为一名记者,需要多一些人文情怀,俯下身子、放低姿态,用普通人的视角观察社会。
记者身上的人文情怀所体现出的是为人处世的态度和胸怀,是对生命的敬畏、对社会的关注和对道义的守望。
有了这种情怀,记者的眼里就不会仅仅是纯粹的突发事件,还会有“人”,有对人的关注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