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相信大家对这句话并不陌生,它是陈奕迅《红玫瑰》中的经典歌词,也是张爱玲在其作品《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话。是张爱玲有意夸张,还是事实的确如此?
常听到身边的朋友感叹:时隔多年,我还是忘不了我的初恋……在我们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可能会遇到许多令我们心动之人,我们甚至已经不记得他们中的一些,但唯独对初恋却总是难以忘怀,这又是为何?
蔡戈尼效应(Zeigarnik effect;Zeigarnik, 1935。又称蔡氏效应)告诉我们:得不到的确实在骚动,初恋也的确会让人难以忘怀,这一切都是有科学根据的!
心理学家Zeigarnik(1935)曾做过一个实验:将受试者分为甲、乙两组,同时演算相同的数学题。对甲、乙两组采取不同的实验处理,让甲组顺利演算完毕,而在乙组演算中途,突然下令停止演算。然后让两组分别回忆演算的题目,乙组的回忆量明显优于甲组。这种因未完成而引发的不快深刻地留存于乙组人的记忆中,久搁不下。而那些已完成演算的人,其“完成欲”得到了满足,便轻松地忘记了任务。这种解答未遂的问题,深刻地留存记忆中的心态,叫蔡戈尼效应。
根据蔡戈尼效应,人们天生有一种“完成欲”,有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完成的工作,是因为欲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满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这同一动机便使他对此留下深刻印象(Zeigarnik, 1935; Butterfield, 1964; Lewin, 1951; Prentice, 1944)。
蔡戈尼效应与钱钟书先生所说的“围城”效应也有着共同的逻辑基础,“未完成的”、“得不到的”、“别人家的”……这种心理上的高识解水平(high construal level)事件,总是能引起人们更强的趋近(approach)动机。正所谓,“……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知道了这一效应,我们便不难理解生活中的许多看似怪异的现象。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我们有时彻夜未眠,只为了将某个游戏打通关,其实并不是因为游戏有多精彩,也不是因为自己有多沉迷于游戏,而是因为我们与生俱来的“完成欲”。在未完成游戏前,我们的“完成欲”动机无法得到满足,于是我们对这件事难以忘怀,在做其他事情时也无法全神贯注。正是这种天生的“完成欲”驱动着我们不由自主地继续着自己可能都认为无聊的游戏,直至通关为止。
我们还常常为了追一部小说或电视剧而心急如焚,进而成为众人口中的“脑残粉”,我们明知电视剧的情节实属虚构、甚至有些无厘头,但还是控制不住地去关注剧情发展、主人公的结局,这也是因为蔡戈尼效应。正如一件事情、一项任务,电视剧或者电影的情节往往是连贯的,我们人类本能的“完成欲”驱使我们不由自主地关注事态发展、情节变化。
类似的还有,我们经常会不禁感叹:为何我心心念念了好久的一件衣服,买到后我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开心?这也是因为,在没有买到衣服前,我们的“完成欲”未得到满足,因此心里总是惦记着这件衣服,印象深刻,并且倾向于放大衣服的好处,驱使自己最终买下它。然而,在入手后,我们的“完成欲”显然已得到满足,心里不再牵挂着它,自然就能予以客观的审视,与之前激动的心情相比,此刻我们自然更平静、淡定些。
拍卖会显然也是利用了蔡戈尼效应,将一件不起眼的小物件以天价卖出,其原因正在于卖方利用了买主们的“完成情结”,先是低价起拍,再逐渐加价,不断激发买主们的购买热情,在无形中将价格不断翻倍,最后引得众人大抬价钱,为了区区一个小物件一掷千金!
初恋为何最是难忘?
生活中,不少人纵使结婚多年,甚至白发苍苍、儿孙满堂,却依然难忘初恋。难忘的原因并非初恋情人貌似潘安、或赛过西施,也并非他们有多优秀,如人中龙凤,而仅仅可能是因为蔡戈尼效应。初恋是所有人爱情交响曲中的第一乐章,我们总在不知不觉的好感、朦胧和不确定性中接触第一个所爱之人,并希望能与对方天长地久,这是大多数人初恋时的心态。但因初恋毕竟是恋爱的起步阶段,它有着试验的性质,来得容易去得也快。尽管如此,初恋的感觉仍旧令人回味无穷、甚至刻骨铭心。
这是因为,初恋是未完成的、不成功的,因此初恋对象留给自己的印象往往是最为深刻的。这一最先的印象会直接影响到我们以后的一系列恋爱行为。由于我们把初恋看成是一种“未能完成的”、“不成功的”事件,它的未完成反而更使人难以忘怀,同样,在未获成果的初恋中,我们和初恋情人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大多会深深地印入我们的脑海。初恋之所以令人刻骨铭心,正是源于初恋的“未完成性”,而我们与生俱来的完成欲,驱使着我们再后来的恋爱行为中继续着在初恋中所未完成的事情。
由此看来,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似乎是人之常理。初恋情结也可以用科学来解释。生活中不乏有趣的现象,它们皆有理可循,只要我们愿意发现、善于思考,就能发现其中蕴藏的心理学原理。
参考文献
Butterfiled, E.C. (1964). The interruptionof tasks: Methodological, factual, and theoretical issu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62, 309-322.
Lewin, K. (1951). Field theory in social science. New York: Harper& Row.
Prentice, W.C.H. (1944). The interruptionof tasks. Psychological Review, 51,329-340.
Zeigarnik, B. (1935). On finished andunfinished tasks. In K. Lewin. (Ed.), Adynamic theory of personality (pp. 300-314). New York: McGraw-H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