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高绩效教练》里说:
当情况变得艰难时,人们就会回到相互批评和指责。批评的解药是好奇心。当事情变得艰难时,你要变得好奇而不是批评。通过对发生的事情感到好奇,你可以让自己进入对方的视角。这为双方创造了学习和发现的机会,并最终实现双方的协同一致。
孩子打碎了花瓶,当你想批评的时候可以用好奇的心态问问他是怎么做到的,再教育他下次该怎么避免。
看完这段的时候刚好想到前几天发生的一件事情,仿佛也是为了验证这段话。
儿子说要打印十多份试卷,家里有打印机,他自己也会操作,过了一会跟我说妈妈,我干了一件坏事。我好奇发生了什么,过去看他手里拿着半本打印纸,我翻开看了下是因为没缩小文档,导致边缘缺了两列字没打出来。我拿着那些纸有点哭笑不得的问他:“这位大朋友,麻烦你告诉我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你怎么这么厉害呢?”儿子说他以为是排好版的直接就打印了,出了一张之后他也没看没管,等到全部打完拿出来一看傻眼了。
面对这种情况以前我的做法都是很愤怒的直接批评指责他浪费了那么多的纸,还会怪他粗心大意,什么都干不好。可是那天我的愤怒情绪可能宕机了。只是觉得有点好笑。
问完了事情的经过,我接着问他如果下一次你会选择怎么做来减小损失呢?
他想了想说:
1可以先检查文档的尺寸再打印
2打印出第一张后拿出来看一下是否正确。
3当发现出错后可以迅速取出打印机内的剩余纸张。
4在电脑上取消打印。
5即使正面废了背面还是可以用的。
听到他说出的几种纠错方案,我感到很开心,用二级反馈对他给予了肯定。
我们都太过着急了,看到孩子犯了错误,是我们着急的心态放大了错误的后果,觉得那很恐怖很糟糕,让我们没法面对,所以我们转而批评指责孩子,吼孩子,想把我们心里这种不好的感觉赶紧转嫁出去,以此来让我们心里好受一点。
慢一点,对孩子多一分好奇心,进入孩子的视角,看看孩子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看见孩子,理解孩子,无条件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