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走向衰败的四个迹象,有一个都是坏事
家,是我们永远的避风港,不管在外面住的有多好,都比不上家的温暖。
不管我们在外面混得有多厉害,失落了,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家。
纵使家不是很大,也没有很好的家具,却有着任何地方都比不了的温馨和安全。
有这么一句话:“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一个家庭幸福与否是可以人为努力的,但是再幸福的家庭,若是遇到这四件事,也会变得不幸福。
家有四样,不败也亡。
01
兄弟不和
明代徐祯稷在《耻言》中说:“事父母者莫善于顺,宜兄弟者莫善于让。故顺,孝之实也;让,友之本也。”
当哥哥姐姐对弟弟妹妹谦让、友爱,弟弟妹妹对哥哥姐姐恭敬、顺从,兄弟姊妹和睦相处,父母见此情此景,自是喜在心间。
这也就是所谓的:“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曾国藩曾在道光二十三年写信给父母提到:
“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这句话意思是:如果兄弟和睦,虽说是穷困的小户人家也必然兴旺。兄弟不和,虽说是世代官宦人家也必然败落。
历史早已证明,曾国藩这句话非常正确。
东汉末年天下混乱,群雄并起,其中有一对亲兄弟的实力可以称得上排名前二,也是最有资本统一天下的。
那就是袁绍和袁术。
袁绍、袁术两兄弟出生于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是当时权倾一时的世家大族。
别说刘备,就算是曹操所在的曹氏家族都比不上袁氏地位的显赫。
只可惜因为这两兄弟私下水火不容,使得最后曹操能分而破之,成就一代霸业。
袁绍是小妾生的庶子,而袁术是嫡子。
袁绍仪表堂堂,喜欢与名士结交,能折节下士,因此在士大夫圈里很有名望。
而袁术年少时喜好游侠仗义,多与浪荡公子声色犬马,长大些才开始注重与名士结交。
少年时袁术的名望是远不及袁绍的,当时袁术心里多少有点嫉妒袁绍。
比如袁术为了打击袁绍,不仅与袁绍当时最大的敌人公孙瓒结为联盟,更是当着公孙瓒的面称袁绍并非袁氏子孙,而是袁家的奴仆。
在儒家文化盛行的时代,“奴家子弟”的言论是很伤人自尊的。
再加上后来发生了很多事,导致袁绍与袁术关系越来越恶劣。
虽然年轻时的袁术纵情声色,但也绝非等闲之辈。
后来在曹操扩大军备的时候,袁绍和袁术都选择自立门户,而袁术更是一心想要自己当皇帝,袁绍也不愿意待在皇帝身边,受其限制。
后来二人各自闯出一番新天地。
袁绍拿下了冀州、幽州等北方四州之地,袁术称霸淮南之地。
从当时的地理位置来看,他们所占据的位置太优越了,一个青幽并冀四州,一个淮南富庶之地。
如果当时两人联手,西却董卓,北据公孙瓒,南遏刘表刘焉,中原之地尽可掌握,恐怕曹操、刘备、孙权等人,都没有出头之日了。
但因二袁水火不容,让诸侯们看清了袁氏格局狭小的本质,渐渐不愿意服从袁氏,葬送了袁氏趁着汉末倾颓收拢人心的大好时机,最终都被曹操所消灭。
一手好牌,因兄弟不和而打得稀烂,很是可惜。
《诗经》有云:“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这句话意思是:普天之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不如兄弟间那样相爱相亲。
家和万事兴,而家庭和睦的关键便是兄弟之间要和睦。
兄弟和,家必昌。
02
夫妻离心
什么是夫妻?
夫妻就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所谓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不过是说给爱而不得的人听的。
真正的夫妻,遇到困难时,可以一起度过;享受幸福的时候,也可以一起感受。
两个人彼此鼓励,牵手前行,不会抛弃彼此。
比如朱元璋和马皇后。
朱元璋和马氏在历史上可谓是人人称道的模范夫妻。
她与朱元璋感情深厚,在朱元璋平定天下、创建帝业的岁月里,和他患难与共。
甚至有人说,如果没有马皇后,朱元璋这辈子也只能是那个穷一辈子的朱重八了。
朱元璋称帝之后,刻薄寡闻,好杀功臣是他人生的一大污点,要不是马皇后多次劝说阻挠,恐怕死的人会更多。
《明史》中记载:
朱元璋征兵打仗的时候,马氏也是穿着军甲陪伴左右。她还经常劝说朱元璋,不要扰民,不要滥杀无辜。
册立之后,马皇后一直保持着勤俭朴实的生活作风,平时也是粗茶淡饭,还亲自带领嫔妃公主们,刺绣纺织,缝补旧衣服。
马皇后一生贤德深受朱元璋尊敬,就连最后病危的时候,她坚持不让太医救治,因为马皇后怕朱元璋迁怒于太医,将他们统统斩首。
马皇后逝世之后,朱元璋再也没有立后。
正是因为朱元璋和马皇后彼此信任,能同甘共苦,才成就了历史上这段佳话。
而那些背叛对方的人,终究不会有好下场。比如嫦娥背着后羿偷吃了仙丹,最后独自一人去广寒宫孤独度日。
这种背叛的后果,就是她和心爱之人永世不能相见。
夫妻之间,最珍贵的东西,就是风雨同舟、生死相伴。
愿我们满头白发时,回首当年,不悔当初选择彼此!
03
酗酒好赌
历史上有这么一位人物,父亲是中国首富,岳父是中华民国总理,名字是慈禧太后赏赐的。
他用了不到五十年时间,就将父亲积攒下的偌大家业败得一干二净,人到晚年,连口饱饭都吃不上,最终饿死在家门口。
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败家子——盛恩颐。
盛恩颐,清末首富盛宣怀的四儿子,江湖人称“盛老四”。
因为三个哥哥都早夭,他成了家里唯一的继承人,所以备受盛宣怀宠爱。
他继承了盛家庞大的产业,本应该成就一番不俗的家业,但因从小受宠无度,最终成为一个挥霍无度、奢侈成性的公子哥。
盛恩颐和其妻子
好赌是盛恩颐的标签。
盛恩颐在赌场上创下的记录,一把牌把北京路黄河路一带、有一百多幢房子的弄堂,全部输掉。这样的赌资,一般人是不敢想象的。
后来,盛恩颐穷困潦倒,死在苏州留园(自家宅子)的门口。
不仅赌博能使一个人家破人亡,酗酒亦会如此。
殷纣王时期殷商达到了一个空前的强盛时代,人们酗酒成风。以至于后来周人入侵取了商的天下。
周人得了天下之后,周公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禁酒。他发布了《酒诰》,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禁酒令。
周公为什么要这么做?
原因很简单:周人坚信殷人的亡国是酗酒造成的。
《尚书》中记载道:"周公曰: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
除上文历史故事之外,我们生活中因酗酒、赌博导致家破人亡的事例比比皆是。
小酌怡情,大饮伤身。小赌怡情,大赌伤身。
喝酒、打牌本是我们闲暇时的消遣娱乐活动,但如果没有把握好度,则可能会演变为赌博或酗酒滋事等不文明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把握有度,适可而止。
04
家风不正
蔡元培曾在《中国人的修养》里写到:
“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谓百变不离其宗者,大抵胚胎于家庭中。”
家庭氛围对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风貌有着重要影响,好家风所承载的好品质、好能力可以在一代代子孙中潜移默化相传。
一个好的家风,胜过千万名校。
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家族,它出过: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五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两院院士。
究竟是什么样的家族,能这般绵延千里,名人辈出?
它就是被称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的江南钱氏。
尤其在近现代以后,钱氏家族涌现出一大批超一流的人才。
比如科技领域,“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出自杭州钱氏;“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出自无锡钱氏;“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出自湖州钱氏。
比如20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钱永健,他是钱学森的堂侄。
比如文史领域,则出现了钱玄同、钱穆、钱基博、钱钟书、钱仲联等大师级人物。
在科技和文史两个领域,钱氏家族的人才之盛,放眼全国,几乎没有一个家族能出其右。
为什么钱氏家族能出如此多杰出人才?
这就不得不提钱氏家族的祖宗钱镠。
钱镠,五代十国时期吴国的创始者。
他在位时,曾作八训,用于教诲子孙后代,后来进一步扩充为遗训,作为钱氏子孙立身处世的准则,并且严令子孙必须恪守,不得违背:
“子孙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便是坏我家风,须当鸣鼓而攻。”
千百年来,钱镠家训成为钱氏子孙后代行动的准则。
家训塑造家风,而良好的家风则是钱氏家族兴盛不衰的最主要原因。
比如钱氏家族在文史领域出了很多大家就是得益于钱氏家训中“子孙虽愚,诗书须读”这一条。
钱家子弟,勤读成风。
杨绛在《我们仨》里记录到:
有一段时间,他们的生活很贫困,家里没书可读了,钱钟书不知道从哪儿找出一本新华辞典读了起来。
杨绛觉得这也就随便翻翻,没想到钱钟书这一看,就是长达半年多的时间。
钱伟长的父亲去世得早,很多乡邻劝钱伟长的母亲,叫儿子早点去做手工,赚钱来补贴家用。但她十分坚定地说:
“我就是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读书,因为我们钱家的家风和古训是这么要求的,我一定要为我们钱家留下几颗读书的种子。”
自古以来钱氏家族没有为子孙后代留下多少家财,而是留下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以及修身自重的道德规范。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风气,也是一个家族的处世原则。
从世族大家流传下来的家训、家谱,到普通人家父母长辈的一言一行,家规、家教的形式虽不同,但传递的都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价值取向。
家风,承载过去,预示未来。
家风好,遂人不斜。
以上四点,与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