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了三岁,才渐渐体会到带娃的乐趣。之前朱老师常说,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孩子几岁就当自己是几岁。一直对这句话其实并不深刻。最近才发现,原来带娃还是蛮轻松的。只是需要我放开家务,放开工作,全身心的去陪伴。
孩子社交冲突(一)
意识到孩子有社交是很早的时候了,上次读书会的时候,娟姐跟我说,孩子的社交从11个月就开始了。只是,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引导孩子,所以也就谈不上什么引导了。其实本来自己在社交方面也不是强项。自己试图也去看书了解,但是印象好像也并不深刻。印象深刻的应该是《天天游戏力》了,当两个小孩抢玩具的时候,来一个魔法女巫,把他俩要抢的东西拿走,俩孩子就会转变“抢”的状态,变成合力去问魔法女巫拿玩具。
但是,在实际带娃的过程中,孩子在社交过程中,发生的冲突远比我们想象要多。冲突不怕,因为正是冲突才会让孩子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成长。周末带孩子和丫丫玩,因为一个“包包”引发了俩孩子的战争。
悠悠小朋友是一个模仿能力特别强的孩子,也是一个观察很仔细的孩子,看见别的小朋友有什么,她也要。丫丫小朋友拿个一个迪沙公主的包包,悠悠看见了,就一直在我跟前哼唧,我说,你哼唧,妈妈并不知道你要干什么,请你好好跟我说话,她看起来很委屈的跟我说,妈妈,我也要,你给我买。
我当时挺生气的,但是并没有对她发火。只是说,你看到这个包包很喜欢对不对,但是你已经有四个包包了,我呢就一一跟她数了数她的包包。但是,她就一直跟我说,妈妈我想买。但是我没同意。她就一直哼唧着,我呢就在旁边听着她哼唧。
丫丫小朋友看到悠悠不玩了,注意力只放在包包上,她很聪明,就跟悠悠说,悠悠,这个包包我可以借你玩,但是你玩完要记得还我。我当时觉得,这主意不错,悠悠听到这句话,也高兴了,不哼唧了。但是,她可能怕丫丫把包包拿走,玩之前跟我说,妈妈你帮我把包包拿好。我就很肯定的答应了她,好。这时候,丫丫和悠悠俩人玩的很开心。
九点了,因为第二天孩子要上幼儿园,大人要上班,我们就说要走回家了。这个时候,丫丫小朋友突然要从悠悠手里抢包包,这时候,两个人的战争开始了。三个大人,两个小孩,就为这一个包包开始“抢夺”。悠悠因为丫丫跟她说借她玩,她就认定我今天就要把这个包包拿走,而丫丫呢,说是我不想给悠悠了,她的爸爸妈妈也跟人他说是你跟她说要借给她玩的。她当时说,包包是她的,她又权力支配。没错我觉得她说的没错。丫丫情绪很激动,因为父母也开始大声跟她说话,甚至是命令她,要把包包给悠悠。但是,当时我发现,父母用自己的权威强迫让孩子不愿意做的事情,过程对孩子和父母来说都很激烈,孩子因为小,从力量、声音都抵不过大人,最后放弃了挣扎,说是,包包给悠悠也行,但是我今天不回家了。孩子用不回家的方式来要挟父母。王瑾悠小朋友呢因为年龄小,语言上也不会表达,她的手却一直在包包上,还拽的很紧,我突然意识到,她今天怎么都要把这个包包带回家。然后我就开始鼓励悠悠,你们不要抢了,这样解决不了问题。我说,要是我,我会跟丫丫姐姐说,丫丫我喜欢这个包包,可以借我玩一会么。悠悠好像听懂了些,但是还是不说话。我说,你可以试着跟丫丫姐姐说,我喜欢这个包包,你借我玩玩吧。此时孩子张口说话解决问题和父母替孩子做主的效果明显要好。丫丫开始主动过来和悠悠说话了,也没有那么抗拒了,然后也欣然答应借悠悠玩一会。而我也跟悠悠说,借了的包包明天要还给她,她也答应了。冲突算是解决了,完不完美的,反正是可以回家了。只是,这一次我发现孩子的问题交给孩子,父母的引导却很重要,我想悠悠那天也是有很大的勇气才说了那句话。因为时间太匆忙,并没有和孩子再多去聊发生的事,并肯定她的勇气。
其实当时我也是混乱的,我自己心里也没底,通过沟通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现在静下心来想想,应该就是孩子的问题还是要交给孩子去解决,父母起好引导作用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