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印度前总理甘地夫人的大儿子拉吉夫要做手术。医生打算说一些“善意的谎言”安慰孩子,但甘地夫人阻止了医生,平静地告诉12岁的儿子:“可爱的小拉吉夫,手术后你有几天会相当痛苦,这种痛苦是谁也不能代替的,所以你要有精神上的准备。哭泣或喊叫都不能减轻痛苦,可能还会引起头痛。所以,你必须勇敢地承受。”术后,拉吉夫没有哭,也没有叫苦,勇敢地忍受了这一切。甘地夫人认为,挫折的到来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更不是父母时刻呵护就能避免。要让孩子知道和慢慢体会,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长。
孩子需要关爱,但太多的爱与关注可能适得其反,甚至“软化”孩子的生命力。孩子的第一次挫折很可能是从吃药、打针开始的。看着孩子恐惧的表情,不妨抱紧他并坦诚相告。让孩子直面挫折和困难,端正面对失败、痛苦的态度,孩子才能学会自控,培养健全人格,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看着在卫生防疫部门,每天打针的婴幼儿,很多妈妈会对哭泣的孩子说,宝宝不哭,打针不疼,真的不疼吗?我们是不是告诉孩子,打针有点疼,但不是很疼,一会就好了。实在太疼,你可以哭,但是哭并不能解决你有点疼的问题。不要对孩子说不要哭,你是坚强的宝宝!其实孩子打针哭,是因为以前打针疼,自己就哭了,现在看见医生还没打针就哭,甚至小孩看见穿白大褂的人、或者到了医院就哭。
孩子能在不断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中成长最好,如果孩子现在有很多挫折,孩子只有挫折感,我们不妨让孩子在挫折中成长。首先我们要降低对于孩子的期望值和要求,但是也要有底线,既不能违反校规校纪,也不能让这个孩子影响其他孩子的成长。比如说,孩子的成绩不好,作业不会做,我们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基础性的作业,孩子自己看看书就能独立完成,或者让孩子通过网络等手段完成作业,但是不能不做作业,也不能抄袭作业。孩子的成绩如果现在很低,可以让孩子给自己订立一个能够完成的目标,每一次比上一次稍好一些就行,并且允许孩子出现反复。只要孩子越来越好就行。厌学的孩子大都喜欢网络世界,在学校得不到成功的体验,他们会在游戏中获得。我们可以想办法让孩子喜欢上运动或者是其他非网络的爱好,在这些方面优秀了,他们同样会获得成功的喜悦。
让孩子在挫折中成长,我们需要不断的激励孩子不断的努力来改变现状,让孩子知道,我们相信他会越来越好,即使犯了错受到相应的惩戒就好,约好下一次如果再犯,如何处理就行,不需要着急上火,你越冷静,按照和孩子的约定处理孩子的错误,孩子犯错的频率会越来越低。比如说孩子在宿舍违纪,结果被停宿了。你可以告诉孩子以后尽量不要犯错误,你犯了错,父母也有责任,停宿的的问题和孩子一起面对,然后你每天按时接送孩子就好,早晚自习都按时送孩子去。让孩子产生内疚和疲惫感,让他自己非常想回到学校的宿舍,而不是孩子停宿了,上学放学自己骑个电动车,在家住宿非常的自由和舒服。回学校,孩子会继续捣乱,期待下一次停宿,结果停宿成了孩子的福利而不是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