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薪传教师书法教育培训
培训第二天,观看广二师苏壁郎老师示范书谱临摹,苏老师的动作特别慢,手指微颤,笔画却是精到的。忽然回忆起早年参加过的书法培训,多次学习过精确临摹的技巧,却在时间中又遗忘了。
兴之所至,也跟着临书谱,速度放慢几倍,线条果然不一样了。
初临,大小还没控制好。于是第二次临摹的时候,同时注意与原帖大小相近。
九年前在杭州参加国美见习基地书法培训,一个月五体书学习中也接触过书谱,但是完全不懂。这次再临,竟然感觉有点脱胎换骨。
没有白学的书法知识
刚工作的两年,暑假我都跑去杭州培训书法。09年连续一个月,10年两个星期。从早到晚十几个小时的临帖时间。
第一年是懵懵懂懂,第二年有点开窍,能模仿一点老师的运笔动作。
13年翁志飞老师到东莞开办一周临帖培训。我仍然是懵懂的,直到14年看到翁志飞的圣教序实临字帖,终于能领悟用笔,有点精准临摹的概念。
断断续续,写得少,心浮气躁,慢慢又忘记所学。
所学虽然会遗忘,但是再接触,却能回忆,而且,即使练得少,只要想通了技法,“功力”自会大增。正如之前在文章《学习书法的观念工具~学习学习再学习》中所说的,机械重复只能习得“唯手熟尔”的低水平技能,刻意练习是带上观念工具的。虽然这几年我写得极少,但有过概念学习,技能练习已然事半功倍。
边临帖边感叹,也许有白写的字,但真没有白学的书法知识。书法算是我投入时间极少的一项技能,除去培训时,一般甚少读帖临帖,几个月不动笔墨是常事。可一段时间过后却总会忽然有进步,都是对之前培训习得的技法有了消化,写得少,却侥幸有开悟。
以前想学褚遂良,总觉得很“扭捏”,写不出味道。这次临一下阴符经,有点“顾盼生姿”了。还不够熟练,也足够欣喜自己的进步,猛然上了一个台阶。
这几年东写写,西写写,没有专门练一家,临得最多的是集王圣教序和后面的心经,间或临一下赵孟頫、褚遂良的。其实也知道自己的缺点,《瞎练字是重复错误》嘛,自己也总结过,随意写写,根本只是机械操作。
这次颜体、赵体、智永、王羲之、褚遂良一并临了一次,终于发现自己对褚遂良的字是写得最有感觉的。听闻王松柏老师专学褚字,每本字帖都是上百次临摹。反思自己,真是过家家,完全没有用心钻研。
琢磨着新学期的书法教学,硬笔上还是延续之前的方法,如果有机会毛笔教学,思索着千字文。千字文本是蒙学教材,特别适合作为中低年级学生识字和常识训练,而智永的千字文亦是书法佳品,还有欧阳询和赵孟頫都有千字文字帖流传,诵读加上临写,估计能加快学生毛笔书法的学习。貌似可行。
这次有机会在结业典礼上发言,当时我说了自己的学习书法历程,就是跟随小学语文老师在地板上蘸水临摹老师范字开始学习书法,非常粗糙的启蒙,却让我至今仍热爱它。
平常进修学校也有书法专项技能培训,却只是书法专职教师或美术老师才能去。这次翰墨薪传培训却让很多语文老师有了机会学习书法知识。其实在教学规范字的时候,老师多提及书写技巧,学生是很快有进步的。写得少,但写得好,是我一向的书写教学追求。